麦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

麦芽的作用禁忌是什么?

无积滞、脾胃虚者不宜使用。 怀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亦忌用,以免回乳、止乳。 久食会消元气,不可多食。 忌与水杨酸钠、阿司匹林、四环素族抗生素、鞣酸蛋白、烟酸等同服,因麦芽淀粉酶可降低这些药物的疗效。 服用期间,忌饮茶,以免降低疗效。

要留意麦芽的化学成分

麦芽主要含α-及β-淀粉酶(amylase),催化酶(catalyticase),过氧化异构酶(peroxidisomerase)淀粉酶三维构象等。另含大麦芽碱(hordenine),大麦芽胍碱(hordatine)A、B,腺嘌呤(ade-nine)胆碱(choline),蛋白质,氨基酸,维生素D、D、E,细胞色素(cytochrome)C。尚含麦芽毒毒,即白栝楼碱(candici-ne)。功效消食化积;回乳考证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《别录》麦糵附见穬麦下,而大麦下无之,则作糵当以穬为良也。今人通用,不复分别矣。科属分类禾本科拉丁文名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

麦芽的临床应用是什么?

1.《药性论》:消化宿食,破冷气,去心腹胀满。
2.千金·食治》:消食和中。
熬末令赤黑,捣作麨,止泄利,和清酢浆服之,日三夜一服。
3.《日华子本草》:温中,下气,开胃,止霍乱,除烦,消痰,破症结,能催生落胎。
4.《医学启源》:补脾胃虚,宽肠胃,捣细炒黄色,取面用之。
5.《滇南本草》:宽中,下气,止呕吐,消宿食,止吞酸吐酸,止泻,消胃宽膈,并治妇人奶乳不收,乳汁不止。
6.《本草纲目》:麦糵、谷芽、粟糵,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。
观造饧者用之,可以类推。
但有积者能消化,无积而久服,则消人元气也,不可不知。
若久服者,须同白术诸药兼用,则无害。
7.《本草经疏》:麦糵,功用与米糵相同,而此消化之力更紧,其发生之气,又能助胃气上升,行阳道而资健运,故主开胃补脾,消化水谷及一切结积冷气胀满。
8.《本草汇言》:大麦芽,和中消食之药也。
补而能利,利而又能补,如腹之胀满,膈之郁结,或饮食之不纳,中气之不利,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,则效非常比也。
9.《本草正》:麦芽,病久不食者,可借此谷气以开胃,元气中虚者,毋多用此以消肾。
亦善催生落胎。
10.《药品化义》:大麦芽,炒香开胃,以除烦闷。
生用力猛,主消麦面食积,症瘕气结,胸膈胀满,郁结痰涎,小儿伤乳,又能行上焦滞血。
若女人气血壮盛,或产后无儿饮乳,乳房胀痛,丹溪用此二两,炒香捣去皮为末,分作四服立消,其性气之锐,散血行气,迅速如此,勿轻视之。
11.《本草述》:谷、麦二芽俱能开发胃气,宣五谷味。
第(麦芽)微咸能行上焦滞血,使营和而卫益畅,更能腐化水谷,且脾主湿,血和而湿行,湿行而脾运,尤非谷芽所可几也。
12.《本草求原》:凡麦、谷、大豆浸之发芽,皆得生升之气,达肝以制化脾土,故能消导。
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,(麦芽)用之甚妙,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。
13.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大麦芽,能入脾胃,消化一切饮食积聚,为补助脾胃之辅佐品,若与参、术、芪并用,能运化其补益之力,不至作胀满,为其性善消化,兼能通利二便,虽为脾胃之药,而实善舒肝气。
夫肝主疏泄,为肾行气,为其力能舒肝,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肾气,故又善于催生。
至妇人乳汁为血所化,因其善于消化,微兼破血之性,故又善回乳。
入丸散剂可炒用,入汤剂皆宜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