蚬肉
别名: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bicula fluminea (Mvller)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捕采,捕后置沸水中烫死,待壳张开,取肉,晒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活于河川、湖沼,多栖息于泥质的水底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英文名称:
freshwater small clam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甘、咸,性寒。有毒(一说无毒)。
归经:
归脾、肾经。
功效:
清热,利湿,解毒。治消渴,目黄,湿毒脚气,疔疮痈肿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煮食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药用部位:
为蚬科动物河蚬等的肉,植物形态详"蚬壳"条。
植物形态:
河蚬,贝壳中等大小,略呈正三角形。壳质稍厚而对硬。成体一般壳长40mm,壳高37mm,壳宽20mm。左、右两壳相等。壳顶被有暗褐色的壳皮,有时稍带黄色。表面生长纹轮状,较老个体壳顶常脱落而露出石灰质。壳内面紫白色。铰合部有主齿3枚,中央者最大。足大,呈舌状。
临床应用:
1.《唐本草》:治时气,开胃,压丹石药及疔疮,下湿气。下乳,糟煮服良。
生浸取汁,洗疔疮。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去暴热,明目,利小便,下热气,脚气湿毒,解酒毒目黄,浸取汁服,主消渴。
3.《纲目》:生蚬浸水,洗痘痈无瘢痕。
4.《本草求原》:饮食中毒,黄蚬汤可解。
主治:
主治消渴,目黄,湿毒脚气,疔疮痈肿。
附方:
治疔疽恶毒:蚬肉杵烂,涂。(《外科集要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