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米
别名:
白梁粟、粢米(陶弘景),粟谷(《齐民要术》),小米(《本草蒙筌》),硬粟(《医学入门》),籼粟(《纲目》),谷子、寒粟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黄粟(《陆川本草》),稞子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仁。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、粢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 [Panicum italicum L.]2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var.germanica(Mill.)Schred
药材产地:
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
英文名称:
Millet
药材类别:
性味:
甘咸,凉。陈粟米:苦,寒。
归经:
①《本草求真》:"专入肾,兼入脾、胃。"
功效:
和中,益肾,除热,解毒。治脾胃虚热,反胃呕吐,消渴,泄泻。陈粟米:止痢,解烦闷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煮粥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熬汁涂。
药用部位:
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。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。
植物形态:
1.粱,一年生栽培作物,须根粗大。秆粗装,直立,高0.1-1m。叶鞘松裹茎秆,密具疣毛或无毛,先以近边缘及叶片接处的背面为密,边缘密具纤毛;叶舌为1圈纤毛;呀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0-45cm,宽5-33mm,先端尖,基部钝圆,上面粗糙,下面稍光滑。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锤状,通常下垂,基部多少有间断,长10-40cm,宽1-5cm,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异主轴密被柔毛,刚毛显着长于或稍长于小穗,黄色,褐色或紫色;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,长2-3mm,黄色,褐色或紫色;第1颖长为小穗的1/3-1/2,具3脉,第2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/4,先端钝,具5-9脉;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,具5-7脉,基内稃薄纸质,披针形,长为其2/3,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,卵圆形或圆球形,质坚硬,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,成熟后,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;鳞被先端不平,呈微波状;花柱基部分离。花、果期夏、秋季。2.粟,本变种的主要特征在于:植物体细弱矮小,高20-70cm。圆锥花序呈圆柱形,紧密,长6-12cm,宽5-10mm;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2.5mm,黄色,刚毛长约小穗的1-3倍,小枝不延伸。
药物性状:
栽培植物中的梁,与粟为同种。李时珍谓:梁即粟也,大而毛长者为粱,细而毛短者为粟。参见青粱米、黄粱米、白梁米各条。
临床应用:
1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粟,陈者难化。《衍义》云,生者难化,熟者滞气,隔食生虫。
所谓补肾者,以其味咸之故也。
2.《纲目》:粟之味咸淡,气寒下渗,肾之谷也。
肾病宜食之,虚热消渴泄痢,皆肾病也,渗利小便,所以泄肾邪也。
降胃火,故脚胃之病宜食之。
按罗天益《宝鉴》云,粳粟米粥,气薄味淡,阳中之阴也,所以淡渗下行,利小便。
韩《医通》云: 一人病淋,素不服药,予教以专啖粟米粥,绝他味,旬余减,月余痊,此五谷治病之理。
3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粟米功用与二米略同,而性较凉,病人食之为宜。
4.《医学入门》:粟,即今之小米。
山东最多。
五谷中最硬,谓之硬粟,得浆水即易化。
无毒。
5.《别录》:主养肾气,去胃脾中热,益气。
6. 陈粟米:主胃热,消渴,利小便。
7. 陶弘景:陈粟米:作粉尤解烦闷。
8. 孟诜:陈粟米:止痢。
9.《本草拾遗》:粟米粉解诸毒,水搅服之;亦主热腹痛,鼻衄,并水煮服之。
10.《日用本草》:和中益气,止痢,治消渴,利小便,陈者更良。
11.《滇南本草》:主滋阴,养肾气,健脾胃,暖中。
治反胃,小儿肝虫,或霍乱吐泻,肚疼痢疾,水泻不止。
12.《纲目》:煮粥食益丹田,补虚损,开肠胃。
主治:
用于脾胃虚热、反胃呕吐、腹满食少、消渴、泻痢、烫火伤。陈粟米,除烦、止痢、利小便。
附方:
①治脾胃气弱,食不消化,呕逆反胃,汤饮不下:粟米半升,杵如粉,水和丸如梧子,煮令熟,点少盐,空心和汁吞下。(《食医心镜》) ②治消渴口干:粟米炊饭,食之良。(《食医心镜》) ③治孩子赤丹不止:研粟米敷之。(《兵部手集方》) ④治汤火灼伤:粟米炒焦,投水,澄取汁,煎稠如糖,频涂之。能止痛,灭瘢痕。一方半生半炒,研末,酒调敷之。(《崔氏纂要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