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莎草

别名:

三棱草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聚穗莎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erus glomeratus L.采收和储藏:丛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稻田、河岸、沼泽地、路旁阴湿草丛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山西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河南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Herb of Glomerate Galingale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辛,微苦,性平。

归经:

归肺经。

功效:

止咳,破血,通经,行气,消积,止痛。用于慢性气管炎,症瘕积聚,产后瘀阻腹痛;消化不良,闭经及一切气血瘀滞、胸腹肋疼痛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药用部位:

为莎草科植物球形莎草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高35~100cm。根状茎长,横走。秆粗壮,扁三棱形,光滑。叶片少,线形,短于或有时长于秆,宽3~10mm,先端狭尖,基部折合,全缘,上面平展,下面中肋呈龙骨状突起。苞片3或少有4,叶状,较花序长约1倍以上,最宽处8mm;复出长侧枝聚伞花序有4~7个第一次辐射枝,辐射枝向外展开,长短不等,最长达16cm,每一辐射枝上有1~3个穗状花序,每一穗状花序又有5~17个小穗,花序轴疏被短硬毛;小穗排列疏松,近平展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8~20mm,宽约3mm,有花10~30多朵,小穗轴有白色透明翅;鳞片初期排列紧密,后期疏松,纸质,宽卵形,长约2.5mm,先端钝圆或微缺,背面中肋绿色,两侧红褐色或暗红褐色,边缘透明,黄白色,有5~7条脉;雄蕊3,花药线形,药隔暗红色;花柱短,柱头2,细长,有暗红色斑纹。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形,平凸状,长约2mm,棕色,稍有光泽,有小点状突起。花期7~8月,果期10~11月。生于浅水中、水边沙地或路边湿地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陕西、山西、甘肃、新疆、河南、湖北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痨伤:水伤药15g,花蝴蝶、野烟根;小血藤各10g。
泡酒500g,早晚各服50g。
2、治经闭:一水伤药50g。
炖肉吃。
二水伤药25g,大血藤20g,小血藤15g,月月开根10g。
泡酒750g,早晚各服50g。
3、治经期头晕,小腹疼痛:水伤药25g,小血藤15g,蓝布正20g。
煎水兑酒服。

主治:

主治慢性支气管炎,症瘕积聚,闭经,胸腹肋疼痛。

附方:

治慢性气管炎:头状穗莎草二两,大青叶一两。水煎服。(河南中医学院等《防治慢性气管炎-水莎草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15~30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