鲈鱼
别名:
花鲈、鲈板、花寨、鲈子鱼(《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》)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teolabrax japonicus (Cuvier et Valenciennes)采收和储藏:常年均可捕捞。捕后,除去鳞片及内脏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,常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,也可生活于淡水中春夏间幼鱼有成群溯河的习性,冬季返归海中主食鱼、虾类。秋末冬初在河口产卵。卵浮性,径1.35-1.44mm,具油球。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
英文名称:
Japanese sea perch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甘,性平。无毒。
归经:
入脾经、肝经、肾经
功效:
益脾胃;补肝肾。主脾虚泻痢;消化不良;疳积;百日咳;水肿;筋骨萎弱,胎动不安;疮疡久不愈
用量:
内服:煮食,60-240g,或作鲙食。
药用部位:
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。
植物形态:
体长,侧扁,背腹面皆钝圆,背部在第1背鳍起点处隆起。体长约40厘米左右,头略尖,中等大。吻尖,口大,稍倾斜,下颌长于上颌。上下颌、锄骨、口盖骨上都有细齿,舌平滑无齿。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,后角下缘有3个大棘,鳃盖后缘具1棘。鳃孔大,两边的鳃膜和鳃峡相连处的距离很近,鳞小,呈栉形;侧线鳞70~78,背鳍、臀鳍基部鳞片小。背鳍显着分为2个,第1背鳍Ⅻ,为梗棘,以第5及第6棘最长;第2背鳍13,为分枝鳍条;背鳍起点在鳃盖棘后。腹鳍16,胸位。胸鳍短。臀鳍Ⅲ7~8,起点在背鳍第6鳍条下方,其棘以第2个最为强大。体色背部灰白,两侧及腹部银白,体侧上半部及背鳍上有黑色斑点,背鳍和尾鳍呈灰色,有黑色边缘,背鳍中部有黑色条纹。
临床应用:
1.《本草经疏》:鲈鱼,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。肾主骨,肝主筋,滋味属阴,总归于脏,益二脏之阴气,故能益筋骨。
脾胃有病,则五脏无所滋养,而积渐流于虚弱,脾弱则水气泛滥,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。
2.崔禹锡《食经》:主风痹,面疱。
补中,安五脏。
3.《食疗本草》:安胎、补中。
4.《嘉佑本草》:补五脏,益筋骨,和肠胃,治水气。
5.《本草衍义》:益肝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