麂肉
别名:
小麂 、黄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ntiacus reevesi Ogilby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捉,宰杀后,除去皮毛,取肉鲜用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活于丘陵林灌地带及村寨附近的灌草丛中。活动范围较小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英文名称:
Muntjac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甘,性平。有毒(一说无毒)。
归经:
归胃、脾经。
功效:
①《本草拾遗》:主野鸡病,煠出作生,以姜酢进食之。
用量:
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
药用部位:
为鹿科动物小麂的肉。
植物形态:
小麂,属麂类中最小一种,体长70-80cm,重一般不超过15kg。脸较短而宽。雄麂具角、角叉短小,角尖向下弯曲。颈背中央有黑线一条。体色一般为淡栗红色,混有灰褐色斑点。体背毛基、毛干浅灰色,近毛尖小部分深褐色,毛尖棕黄色,因而体背毛显麻褐色,故谓之“麻猄”。其前颌骨不与鼻骨相联,亦为特征之一。
临床应用: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野鸡病,蝶出作生,以姜进食之。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补气,暖胃,耐饥,化湿祛风,能廖五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