豇豆

别名:

姜豆、长豆、羊角、豆角、角豆、饭豆、腰豆、裙带豆、浆豆、茳豆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gna unguiculata (L.)Walp.[Dolichos unguiculata L.;Vigna sinensis (L.)Savi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。

药材产地:

全国各地普遍栽培。

英文名称:

Cowpea

药材类别:

果实/种子类

性味:

味甘;咸;性平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味平。②《纲目》:甘咸,平,无毒。③《本草从新》:甘涩,平。

归经:

入脾、肾经。①《得配本草》:入足太阴经气分。②《本草求真》:入肾,兼入胃。

功效:

健脾利湿;补肾涩精。主脾胃虚弱;泄泻;痢疾;吐逆;消渴;肾虚腰痛;遗精;白带;白浊;小便频数

用量:

内服:煎汤30-60g;或煮食;或研末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。

植物形态:

豇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。茎无毛或近无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;顶生小叶片菱状卵形,长5-13cm,宽4-7cm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两面无毛,侧生小叶稍小,斜卵形;托叶菱形,长约1cm,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序较叶短,着生2-3朵花;小苞片匙形,早落;萼钟状,萼齿5,三角状卵形,无毛;花冠蝶形,淡紫色或带黄白色,旗瓣、翼瓣有耳,龙骨瓣无耳;雄蕊10,二体,(9)+ l;子房无柄,被短柔毛,花柱顶部里侧有淡黄色髯毛。荚果条形,下垂,长20-30cm,宽在1cm以内,稍肉质而柔软。种子多颗,肾形或球形,褐色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滇南本草》:治脾土虚弱,开胃健脾。
2.《纲目》:理中益气,补肾健胃,和五脏,调营卫,生精髓。
止消渴,吐逆,泄痢,小便数。
解鼠莽毒。
3.《本草从新》:散血消肿,清热解毒。
4.《医林纂要》:补心泻肾,渗水,利小便,降浊升清。
5.《四川中药志》:滋阴补肾,健脾胃,消食。
治食积腹账,白带,白浊及肾虚遗精。

主治:

主治泻痢,吐逆,消渴,遗精,白带,白浊,脾胃虚弱。 营养丰富 豇豆提供了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。中医认为,豇豆有化湿补脾的作用,对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水肿、消化不良、便秘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。 帮助消化 豇豆所含B族维生素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,抑制胆碱酶活性,可帮助消化,增进食欲;豇豆中维生素B1也有预防脚气病的辅助作用,适合脚气病者食用。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豇豆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,可以提高抗病毒能力。

附方:

①治食积腹胀,嗳气:生豇豆适量,细嚼咽下,或捣绒泡冷开水服。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 ②治白带,白浊:豇豆、藤藤菜。炖鸡肉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③治蛇咬伤:豇豆、山慈姑、樱桃叶、黄豆叶。捣绒外敷。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煎汤、煮食或炒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