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椒
别名:
香椒、大花椒、椒目、大椒、秦椒、蜀椒、南椒、巴椒、蓎藙、汗椒、陆拨、汉椒、川椒、点椒、檓
来源:
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(香椒、青花椒、山椒、狗椒)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. et Zucc.或花椒(蜀椒、川椒、红椒、红花椒、大红袍)Zantho xylum bungeanum Maxim.的干燥成熟果皮(花椒)及种子(椒目)入药。秋季采收成熟果实,去除杂质晒干。与种子分开备用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1.喜生于阳光充足、温暖肥沃处,也有栽培。2.生于林缘、灌丛或坡地石旁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西藏等地。2.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英文名称:
Pricklyash Peel, Peel of Peppertree Pricklyash, Peel of Bunge Pricklyash
药材类别:
性味:
性辛;性温;小毒
归经:
入脾;肺;肝;肾;心;心包经
功效:
温中止痛;除湿止泻;杀虫止痒。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;蛔虫腹痛;呕吐泄泻;肺寒咳喘;肺寒咳喘;龋齿牙痛;阴痒带下;湿疹皮肤瘙痒
用量:
内服:煎汤,3-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可含漱;研末调敷。
药用部位:
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的果皮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灌木,高1~3米。树皮暗灰色,疏生平直而尖锐的刺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,叶轴具窄翼,具稀疏而略向上的小皮刺,小叶5~10片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细小圆齿,叶脉上有时生长刺。花小,淡绿色。瞢果球形,熟时暗红色,表面有众多瘤状突起,嗅之有浓烈的辛香味。种子黑色,有光泽(椒目)秋季采成熟果实,晒干。 分布于东北、西北、中南及四川等地。生于山坡及林灌木丛中,有栽培。
植物形态:
1.花椒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7m。具香气。茎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剥,当年生枝具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叶轴腹面两侧有狭小的叶翼,背面散生向上弯的小皮刺;叶柄两侧常有一对扁平基部特宽的皮刺;小叶无柄;叶片5-11,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l.5-7cm,宽1-3cm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通常微凹,基部楔尖,边缘具钝锯齿或为波状圆锯齿,齿缝处有大而透明的腺点,上面无刺毛,下面中脉常有斜向上生的小皮刺,基部两例被一簇锈褐色长柔毛,纸质。聚伞圆锥花序顶生,长2-6cm,花轴密被短毛,花枝扩展;苞片细小,早落;花单性,花被片4-8,一轮,狭三角形或披针形,长1-2mm;雄花雄蕊4-8,通常5-7;雌花心皮4-6,通常3-4,无子房柄,花柱外弯,柱头头状。成熟心皮通常2-3,蓇葖果球形,红色或紫红色,密生粗大而凸出的腺点。种子卵圆形,直径约3.5mm,有光泽。花期4-6月,果期9-10月。2.与前种的区别在于:小叶片15-21,对生或近对生,呈不对称的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1-3.5cm,宽0.5-1cm;主脉下陷,例脉不明显。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;花被明显分为花萼和花瓣,排成两轮;无子房柄,蓇葖果表面草绿色、黄绿色至暗绿色,表面有细皱纹,腺点色深,呈点状下陷,先端有极短的喙状尖。花期8-9月;果期10-11月。
药物采收: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。喜阳光,不耐严寒,在-18℃幼苗枝条即受冻,成年树在-25℃低温亦会冻死。耐旱,较耐荫,不耐水湿,不抗风。对土壤适应性较强,以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生长良好,但在石灰岩发育的碱性土壤中生长最好,故多用钙质上山地造林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,育苗移栽法。选优良品种的母株采种,9月上旬果皮呈紫红色,种皮呈蓝黑色时,分批采摘,放室内阴干,待自行开裂,取种子,扬净,放阴凉处贮藏备用。南方秋季随采随播;北方春季3-4月播种。种子处理,因种皮坚硬,含油质,透水性较差,需脱脂处理,一般用碱水溶液(2kg水加25g纯碱)浸泡2d,以盖没种子为度,搓洗,除去种皮油脂,捞出,备用。亦可在播种前先将种子催芽后再播种。可将种子用温沙层积堆放,每隔15d翻动1次,保持一定的湿度,待播前15d将其放在温暖处,覆草盖塑料薄膜,保湿,待种子萌动后播种。或者将种子浸2-3min,置40-50℃温水中4-5d,当种皮部分开裂时,放在温暖处,用湿布盖没,当种子露白后播种。育苗地,按行距25-30cm开条沟播种。每1hm2用种量60-75kg。出苗后苗高3-5cm时,按株距10-15cm定苗。幼苗生长期追肥1-2次,并结合松土除草。苗高lm时移栽。冬季、早春、雨季均可定植,按行株距2m×1.5m或3m×升m开穴栽种。田间管理 造林1-4年内可间种花生、豆类、药材、绿肥等。中耕除草2-3次。施肥1-2次,在6月施尿素或硫酸铵,采果后环施土杂肥、猪羊厩肥等。通过旱要灌水。雨季要开沟排水。整形修剪,幼树整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,先剪去主干离地面30-50cm以上的枝条,保留3-5个骨干枝条,短截,选留第一轮测枝,第2-3年则留第二三轮侧枝,使其形成一定的树冠。亦可整形成丛状形、三角形、圆头形、双层开心形等。成年树修剪,以短截疏剪为主,剪去病虫枝、重叠枝、横生枝、徒长枝等,调节更新结果枝组。老年树要养小去弱留强,更新复壮。花椒易生萌芽及萌?,应及时抹除。冬季要浇冻前水和熏烟防霜。病虫害防治虫 害有木橑尺蠖、蚜虫、黄凤蝶、花椒风蝶、金花虫、黑绒金龟子、花椒天牛等为害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(1)花椒由1-2,偶由3-4个球形分果组成,每一分果直径4.5-5mm,自先端沿腹缝线或腹背缝线开裂,常呈基部相连的两瓣状。分果顶端具微细小喙,基部大多具1-2个颗粒状未发育离生心皮,直径1-2mm。外表面深红色、紫红色或棕红色,皱缩,有众多点状凸起的油点。内果皮光滑,淡黄色,薄革质,与中果皮部分分离而卷曲。果柄直径约0.8mm,被稀疏短毛。果皮革质,稍韧,有特异香气,味持久麻辣。(2)青椒 为1-3个球形分果。每一分果直径3-4mm,顶端具短小喙尖。外表面草绿色、黄绿色或棕绿色,有网纹及多数凹下的油点。内果皮灰白色。果柄无毛茸。果皮质薄脆,气清香,味辛微甜。以粒大、色紫红、香气浓烈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果皮根切面:(1)花椒外果皮表皮细胞是1列,平周壁角质纹理稀疏,有气孔;下皮细胞l-2列,较大,细胞内均含棕色块状物及颗粒状色素。中果皮宽广,具椭圆形油室9-12个;维管束外韧型,14-20个环列,其外有木化厚壁纤维群,薄壁细胞含较多草酸钙簇晶及少量草酸钙方晶。内果皮细胞多为梭形,少数类图形、类方形或呈石细胞状,上下层细胞常镶嵌状排列,内表皮细胞1列,小型。(2)青椒外果皮细胞平周壁角质层纹理不规则排列,细胞内充满橙皮甙结晶;下皮细胞壁平直,稍增厚;中果皮油室约20个;维管束约10个,其外有木化厚壁纤维群;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,草酸钙结晶少见。
临床应用:
1、温中补虚、暖胃止痛:花椒、红糖各30g。将花椒先放在清水中泡1小时,花椒水倒入锅中,用大火煮10分钟,出锅时加入红糖即可。
每日服用1次即可。
2、温中散寒:花椒、葱、生姜、益各适量,大米50克。
大米淘洗干净,放入锅中,加清水熬煮成粥。
将葱、生姜、盐加入粥中,拌匀后稍煮一会儿,趣热撒入花椒即可。
3、清热凉血:花椒5g,鲜藕250g,将藕洗净,刮去外皮、切片,焯熟,捞入盘中,加盐、醋、砂糖拌匀。
锅中加油烧热,下花椒炸至变色时捞出,将炸好的花椒油倒入盘中藕片上即可。
4、治胸中大寒、呕不能饮食、腹中寒:花椒、人参各6g,干姜12g,饴糖30g。
将前3味中药用水煎煮,去查,取汁,再将饴糖放入药汁申,小火煎30分钟即可。
分两次服用。
5、治脾虚湿阻型胃炎:花椒6g,乌梅9g。
水煎,去渣,取汁,温服。
每日3次。
方一:治疗荨麻疼、因花粉过敏引起的颜面部风团 干花椒皮100g,置于容器内,加入沸水500ml,浸泡24小时。
滤去花椒皮,留取花椒水。
治疗时,以花椒水涂于患处,即可止痒,消除水肿。
若在花椒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D,则效果更佳。
方二:治疗顽固性创面 鲜花椒叶20~50g加清水500ml,用烧杯或干净沙锅煮开,文火持续15~20分钟,水温自然下降至50℃,用棉球或纱布反复擦洗创面,在擦洗过程中水温保持在401为佳。
擦洗后待创面干结后用无菌纱布包益,每日3?4次。
方三:治疗蛲虫病 花椒50g,加水1000ml,煮沸40~50分钟,过滤。
取滤液25?30ml行保留灌肠,每日1次,连续3~4次。
方四:治疗牙痛 花椒9g,荜茇6g,樟脑6g。
上药加水200ml浓煎后,置瓶中备用。
以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,或棉球蘸取药液适量置于患处上下牙齿间咬紧,15~30分钟可达止痛目的。
一般3~5次可治愈。
方五: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 将1000ml水煮沸后加入50g花椒再煮10分钟,将花椒水置入盆中,水面距患处10厘米,利用蒸汽熏,待水温降至40℃时,将无菌纱布放入花椒水中蘸取冲洗患处,至分泌物清洗干净,再继续冲洗约15分钟,再换药覆益无菌纱布,每日1次,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及降糖药物治疗。
1顽癣 川椒(去籽)25g,紫皮大蒜100g,研成泥,揉搓患处,每日1~2次。
2真菌性阴道炎 花椒油制成栓剂,每晚置阴道中,5天为一个疗程。
3胃腹冷痛 花椒、干姜各6g,党参12g。
水煎后去渣,加入少许饴糖温服。
4回乳 花椒10~15g,加水400~500mL,浸泡2小时,煎至250mL,再加红糖调味。
于断奶当日趁热服下,每日1次,连用1~3次。
5脂溢性皮炎 炒花椒60g,轻粉、枯矾、铜绿各3g。
共研细末,调麻油搽患处 6.鸡眼 花椒、大蒜、葱白各适量。
捣烂成糊。
外敷患处,用胶布固定。
7.烧伤 花椒、枯矾各适量。
共研细末,用麻油调敷患处。
8.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或呕吐 花椒6g,干姜6g,党参18g,饴糖30g。
水煎服。
9胃脘寒痛,痛引腰肾 花椒、附子、半夏各30g,研至细末,水泛为丸,每服6g,温开水送服。
10受寒腹泻 花椒6g,苍术9g,水煎服。
11皮肤瘙痒 花椒、白矾各9g,苦30g,地肤子15g,煎汤熏洗。
12痢疾 花椒9~12g,红糖15~20g。
水煎服,每日早晚各服1次。
13.牙痛 花椒6g,陈醋100mL。
水煎煮,去花椒,口中含漱。
14蛀牙 川椒9g于烧酒30mL中浸泡10天,然后滤过去渣,用棉球蘸药酒,塞蛀孔内可止痛。
15归女阴痒 花椒、蛇床子各50g,藜芦25g,陈茶1撮,炒过的盐100g。
水煎煮,微温熏洗患处。
16受寒痛经 花椒9~12g,生姜18~24g,大枣10~20枚。
加水300mL煎服,每日1剂,分早晚2次温服。
17老年人病后腰酸腿软 花椒50g,小茴香20g。
上锅炒,再研成粉末,每日两次,每次3g,用温水服用。
18蛔虫性肠梗阻 用麻油100~200g,置锅中煎熬,投入花椒15~20g,呈微焦即捞出弃去,待花椒油微温时1次服完。
19胆道蛔虫病 花椒30g文火微炒,乌梅9g,水冲服每日2~3次;或将花椒9~12g研成细粉,鸡蛋1~2个,用植物油炒熟后服用,每日2~3次;或将花椒20粒、食醋100g、糖少许,煎煮后去花椒,1次服用。
20脚癣 花椒20g、食盐50g加水2500mL煮沸,然后以文火煎15分钟,倒入洗脚盆熏蒸双脚。
每晚睡前泡一次脚。
3日为一个疗程,可止痒消炎。
主治:
用于风寒咳嗽、留饮宿食、脘腹冷痛、呕吐、泄搏、虫积腹痛、牙痛、蛔虫症;外治湿疫瘙痒、阴痒、漆疮等。 有报道可用于蛔虫性肠梗阻、回乳、体癖、真菌性阴道炎、鸡眼、高脂血症等。
附方:
①治心胸中大寒痛,呕不能饮食,腹中寒,上冲皮起,出现有头足,上下痛而不可触近:蜀椒二合(去汗),干姜四两,人参二两。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去滓,纳胶饴一升,微火煮取一升半。分温再服,如一炊顷,可饮粥二升,后更服,当一日食糜,温覆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大建中汤) ②治冷虫心痛:川椒四两。炒出汗,酒一碗淋之,服酒。(《寿域神方》) ③治呃噫不止:川椒四两。炒研,面糊丸,梧子大,每服十九,醋汤下。(《秘传经验方》) ④治夏伤湿冷,泄泻不止:川椒一两(去目并闭口者,慢火炒香熟为度),肉豆蔻(面裹,煨)半两。上为细末,粳米饭和丸黍米大。每服十粒,米饮下,无时。(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川椒丸) ⑤治飧泄:苍术二两,川椒一两(去口。炒)。上为细末.醋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食前温水下。恶痢久不愈者,弥佳。如小儿病,丸如黍米大。(《普济方》椒术丸) ⑥治齿痛:蜀椒醋煎含之。(《食疗本草》) ⑦治齿疼:川椒一两(去目),捣罗为末,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,烧令热,于所痛处咬之。(《圣惠方》) ⑧治伤寒呕血,继而齿缝皆流血不止:开口川椒四十九粒,用醋同煎,临熟入白矾少许,漱口含在口中,少顷吐出,再啜漱而含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 ⑨治寒湿脚气:川椒二、三升,稀布囊盛之,日以踏脚。(《妇人良方》) ⑩治肾风囊痒:川椒、杏仁。研膏,涂掌心,合阴囊而卧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 ⑾治妇人阴痒不可忍,非以热汤抱洗有不能已者:花椒、吴萸、蛇床各一两,藜芦五钱,陈茶一撮,烧盐二两。水煎熏洗。(《医级》椒茱汤) ⑿治手脚心风毒肿:生(花)椒末、盐末等分。以醋和敷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 ⒀治久患口疮:蜀椒去闭口者,水洗,面拌,煮作粥,空腹吞之,以饭压下,重者可再服,以瘥为度。(《食疗本草》) ⒁治头上白秃:花椒末,猪脂调敷。(《普济方》) ⒂治手足皴裂:(花)椒四合,水煮之,去滓。渍之半食顷,出令燥,须臾复浸,干涂羊、猪髓脑。(《僧深集方》) ⒃治漆疮:汉椒汤洗之。(《谭氏小儿方》) ⒄治元藏伤惫,耳聋目睹:蜀椒(去目及闭口者,暴干捣罗取红秤一斤,再捣为末),生地黄七斤(肥嫩者)。上二味,先将地黄搀绞自然汁,铜器中煎至一升许,住火,候稀稠得所,即和前椒末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心暖酒下三十丸。(《圣济总录》椒红丸) ⒅治好食生茶:(花)椒末不限多少,以糊丸如梧子大,茶下十丸。(《胜金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