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扁豆

别名:

火镰扁豆、峨眉豆、扁豆子、茶豆、藊豆、白藊豆、南扁豆、沿篱豆、蛾眉豆、羊眼豆、凉衍豆、白藊豆子、膨皮豆、小刀豆、树豆、藤豆、眉豆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lichos lablab L.采收和储藏:秋季种子成熟时,摘取荚果,剥出种子,晒干,拣净杂质。

药材产地:

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主要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White Hyacinth Bean

药材类别:

果实/种子类

性味:

性甘淡;微温;平

归经:

归胃、脾经。

功效:

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。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泻,白带过多,暑湿吐泻,胸闷腹胀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生品捣研水绞汁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子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一年生缠绕草本、长可达6米以上。茎光滑。叶为三出复叶,互生,小叶片阔卵形,全缘,两面被疏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2~4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,花冠蝶形,白色。荚果扁平略弓曲,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,边缘粗糙。种子2~5粒,白色,长方状扁圆形,表面黄白色。秋季种子成熟时,分批摘下荚果,剥出种子,晒干。扁見花临时采用。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园圃栽培。

植物形态:

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,长达6m。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,无毛或疏被柔毛。三出复叶;叶柄长4-14cm;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,被白色柔毛;顶生小叶柄长1.5-3.5cm,两侧小叶柄较短,长2-3mm,均被白色柔毛;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,长5-10cm,宽约与长相等,先端尖,基部广楔形或截形,全线,两面均被短柔毛,沿叶脉处较多,基出3主脉,侧卧羽状;侧生小叶斜卵形,两边不均等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15-25cm,直立,花序轴较粗壮;2-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,小苞片舌状,2枚,早落;花萼宽钟状,先端5齿,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,其余3齿近相等,边缘密被白色柔毛;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紫色,长约2cm,旗瓣广椭圆形,先端向内微凹,翼瓣斜椭圆形,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,龙骨瓣舟状,弯曲几成直角;雄蕊10,1枚单生,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,将雌蕊包被;子房线形,有绢毛,基部有腺体,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,柱头头状。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,扁平,长5-8cm,宽1-3cm,先端较宽,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,边缘粗糙。种子2-5颗,扁椭圆形,白色、红褐色或近黑色,长8-13mm,宽6-9mm,厚4-7mm,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,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。花期6-8月,果期9月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怕寒霜,受霜害后,轻者影响生长,重者死亡。苗期需潮湿,应注意浇水。花期要求干旱,空气和土壤湿度大,容易落花。喜欢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种植。种子发芽率90%以上。温度在16-20℃,有足够的湿度,播种后10-14d出苗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春播,由于种子顶土能力弱,故播种前应先浇水,待可耕时立即下种,穴播,每穴放种子2-3粒,覆土0.6-1cm,略镇压。行株距(3-60)cm×45cm。田间管理 出苗后不久即应培土。生长初期,应注意浇水,保持土壤潮湿。苗高50-60cm,应设支架。花期不宜浇水,以免落花。应追肥,以磷、钾肥为主。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,春天发生,防治可用可湿性硫黄粉500g加100kg水喷射。虫害有蚜虫、红蜘蛛,用2.5%敌杀死防治。豆荚螟可在初孵幼虫期喷洒触杀剂防治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,长0.8-1.3cm,宽6-9mm,厚约7mm。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,平滑,稍有光泽,有的可见棕褐色斑点,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。长7-10mm,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,紧接种阜的一端有珠孔,另端有种脊。质坚硬,种皮薄而脆,子叶2片,肥厚,黄白色。气微,味淡,嚼之有豆腥气。以粒大、饱满、色白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;种皮为1列栅状细胞,种脐部位为2列,长26-213μm,宽526μm,壁自内向外渐增厚,近外方有光辉带;支柱细胞l列,种脐部位3-5列,哑铃状,长12-109μm,宽34-54μm,缢缩部宽10-25μm,其下为10数列薄壁细胞,多切向延长。最内1列种皮细胞小,类方形。于叶细胞内含淀粉粒。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,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,内含淀粉粒,内侧有管胞岛,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,其二侧有星状组织,细胞星芒状,有大型的细胞间隙,有的胞腔含棕色物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夏月乘凉饮冷、感寒伤湿 白扁豆、厚朴各250g,香薷500g。
每次9g,水煎服,连吃两副,随病不时服。
2、治老人脾虚泄泻 白扁豆30g,生晒参、石榴皮各10g。
水煎服。
每日1剂,每剂药煎两次,上、下午各服一次。
3、暑湿吐泻:白扁豆15g。
用水煮熟,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。
4、补脾中和:白扁豆适量,炒黄研末,每日3次,每次6g,浓米汤调服 5、清暑利湿:白扁豆、香薷、厚朴各适量。
白扁豆炒黄捣碎,香薷、厚朴剪碎,放入杯中,开水冲泡,盖严盖后泡1小时,代茶频饮。
1脾虚消化不良 扁豆15g,党参30g,淮山30g,薏米30g,砂仁2g。
水煎服,治脾虚消化不良、身重、手足无力等症。
2肝硬化 白扁豆、赤小豆各30g。
水煎服,每日2次。
3水肿 白扁豆、大蒜各250g。
炖烂,每次服90g,每日3次,连服3周。
4胃痛 白扁豆、花生皮各15g,大枣12个。
水煎服,每日2次。
5类风湿关节炎 白扁豆30g,芡实15g,生姜10g。
水煎服,每日2次。
6胆结石 白扁豆30g,生姜10g,茄根30g。
水煎服,每日2次。
7小儿鹅口疮 白扁豆、玫瑰花各6g,生姜2片。
水煎服,每日1~2次。
8产后腹胀 白扁豆30g,干姜10g。
共研末,每服2~3g,每日2~3次。
9脾为湿困、食欲不振 炒白扁豆15g,茯苓、炒白术、神曲各9g,藿香、佩兰各6g,水煎服。
10脾虚带下 炒白扁豆15g,炒白术、茯苓各9g,党参6g,升麻、柴胡各3g。
水煎服。
11白扁豆散 白扁豆20g,生姜10g,枇杷叶10g,半夏10g,人8g,白术10g,白茅根10g。
水煎服。
12白求散 人参6g,白术9g,茯苓 9g,甘草6g,白扁豆9g,莲子肉9g,薏米15g,砂仁3g,桔梗6g,白芍6g,陈皮3g,防风6g。
13扁豆茯苓饮 扁豆20g,茯苓20g,炒薏苡仁20g。
水煎煮,早晚各服1次。
功能:益气健脾,利湿止泻。
可用于气虚体弱、脾胃不足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稀薄等。
14扁豆香砂饮 白扁豆10g,香薷10g,砂仁15g。
将三者水煎取汁频饮,每日1剂。
可化湿消暑,可用于暑湿吐泻、嗳气胃胀等。
15扁豆白水汤 白扁豆10g,白术10g,水煎煮,喝汤。
每天1次。
可健脾理气,固胎止带。
可用于妇女带下、胎动不安、呃逆等。

主治:

中药白扁豆:用于脾虚夹湿证、暑湿证,症见食欲不振、体倦乏力、大便溏泻或呕吐泄泻、胸闷腹胀,以及妇女脾虚湿浊带下者。并能解酒毒、砒毒、河豚毒。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与急、慢性胃肠炎,消化不良,阴道炎等。 扁豆衣:治暑湿吐泻,脚气浮肿。 扁豆花:治中暑发热,呕吐泄泻,痢疾,赤白带下。

附方:

1.治久嗽咯血而致的肺痿,吐白涎,胸膈满闷,食少:白扁豆、生姜各15克,枇杷叶、半夏、人参、白术各0.3克,白茅根1克.上为粗末,水煎去渣,调槟榔末3克,分4次服。(《普济本事方》白扁豆散)2.治水肿:扁豆32克。炒黄,研成粉,每早、午、晚各食前服,大人9克,小儿3克,灯心汤调。(《本草汇言》)3.治赤白带下:白扁豆。炒为末,用米饮,每服6克。(《永类铃方》)4.炒扁豆健脾化湿。用于脾虚泄泻,白带过多。

保健应用:

入汤剂9~15g,大剂量可用至30g;入丸、散剂,6~10g。消暑解毒宜生用,健脾止泻或治白带过多症宜炒用。 1、泡茶 将白扁豆炒黄捣碎,与香薷、厚朴一同放入杯中,用开水冲泡。 2、研末 白扁豆炒黄研成碎末,加到浓米汤里食用。每日3次。 3、煲汤 将白扁豆加水煮熟,加少量红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