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酱草

别名:

苦菜、节托莲、小苦麦菜、苦叶苗、败酱、苦麻菜、黄鼠草、小苦苣、活血草、陷血丹、小苦荬、苦丁菜、苦碟子、光叶苦荬菜、燕儿衣、败酱草。

来源:

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. ex Link.,白花败酱(苦斋)P. villosa (Thunb.) Juss.,以根状茎和根、全草入药。根春秋季节采挖,去掉茎叶洗净,晒干。全草夏秋采割,洗净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于山坡草地、路旁。除西北外,全国均有分布。

英文名称:

China Ixeris

药材类别:

全草类

性味:

味辛、苦,性凉。

归经:

入胃经、肝经、大肠经

功效:

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活血行瘀。用于肠痈、肺痈及疮痈肿毒,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,产后瘀滞腹痛等症。

用量:

0.5~1两,鲜全草2~4两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
药用部位:

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、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,高50~120厘米。根茎横卧或斜坐,有特殊的臭气,似腐败的酱味,故名。茎直立,具倒生的白色粗毛。叶对生,叶片卵形,不分裂或3裂,两面均有粗毛,基部下延到叶柄上,边缘有粗锯齿。聚伞花序顶生,排列成伞房状,花小,白色(黄花败酱色黄)果实倒卵形,背部有一圆形翅状小苞片。夏、秋采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生于山坡、田边及路旁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高达1m。地下茎细长,地上茎直立,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。基生叶簇生,卵圆形,边缘有粗齿,叶柄长;茎生叶对生,卵形或长卵形,长4~10cm,宽2~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1~2对羽状分裂,基部裂片小;上部不裂,边缘有粗齿,两面有粗毛,近无柄。伞房状圆锥聚伞花序,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仅2列粗毛;花萼不明显;花冠白色,直径4~6mm。瘦果倒卵形,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,苞片近圆形。花期5~6月。生于山坡草地、路旁。除西北外,全国均有分布。采制 夏季开花前采挖,晒至半干,扎成束,再阴干。化学成分 含白花败酱甙(villoside)、莫罗忍冬甙(morroniside)、番木鳖甙(loganin) 等。性味 性凉,味辛、苦。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,祛瘀排脓。用于阑尾炎、痢疾、肠炎、肝炎、眼结膜炎、产后瘀血腹痛、痈肿疔疮。附注 同属植物黄花败酱P.scabiosaefolia Fisch.同作败酱草使用。败酱草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 ,黄花败酱P.scabiosaefoiiaFisoh. 的嫩叶,又名胭脂麻。《本草纲目》载“败酱,南人采嫩者,暴蒸作菜食,味微苦而有陈酱败酱草嫩叶每百克含水分 克,蛋白质1.5 克,脂肪1 克,碳水化合物10 克,胡萝卜素6.02 毫克,维生素B20.16 毫克,维生素C52 毫克。败酱草性味苦平,具有清热解毒、排脓破瘀的功效。治肠痈、下痢、赤白带下、产后瘀滞腹痛、目赤肿痛。久病脾胃虚弱者忌食用。

药物采收:

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肠痈内已成脓、身无热、腹皮急、如肿状、按之软:败酱草15g,薏米30g,附子6g。
将以上3味中药杵为粗末,水煎,顿服。
2、治疗产后恶露不止:败酱草、当归各1.8g,续断、芍药各2.4g,川芎、竹茹各1.2g,生地黄16g。
水煎,去渣,分成2份,早、晚各1服。
3、治疗产后腰痛:败酱草、当归各2.4g,川芎、芍药、桂心各1.8g。
水煎,去渣,分成两份,早、晚各1服。
4、治神经衰弱:败酱草30g。
水煎,去渣,代茶饮,每次50ml,7天为1个疗程,连服3个疗程。
5、治皮肤瘙痒:败酱草50g,白鲜皮、地肤子、耳部、蛇床子、苦参各30g。
水煎,去渣,取汁,用药汁擦洗全身,每日1次。
方一: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鲜白花败酱草50g,加生石膏10g,两药相合捣碎,再加鸡蛋清调匀。
外敷患处,用敷料包扎,每日换药1次。
方二:治疗痈疽肿毒 鲜败酱100g,水煎分3次服。
每日1剂,连服3~5日。
方三:治疗细菌性痢疾 鲜败酱、鲜大飞扬草各30g,鲜车前草20g,水煎,分2次服。
每日1剂,连服3~5日。
方四:治疗淋巴管炎 鲜败酱200g,水煎,分2次服,每日1剂。
方五:治疗慢性阑尾炎 败酱、薏苡仁、红藤各30g,制附子6g,水煎50分钟,分2次服,每日1剂。
方六:治疗各种肛门疾患 鲜败酱草40~80g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同时水煎熏洗患处,每日2~3次。
方七:治疗淋病 败酱草50g,加水2000ml,煎30分钟,去渣取汁。
分4次内服,每6小时服1次。
另取败酱草100g,加水2000ml,煎30分钟,去渣待温。
分2次冲洗前阴,每日1剂。
方八:产后腹痛如锥刺 败酱50g,水煎,分2次,加红糖调服。

主治:

主治肠痈、肺痈及疮痈肿毒,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,产后瘀滞腹痛等症。

附方:

1. 治疗产后恶露七、八日不止:败酱草、当归各六分 续断、芍药各八分 芎藭、竹茹各四分 生地黄(炒)十二分.水二升 煮取八合 空心服.(《外台秘要》)2. 治疗产后腰痛 乃气血流入腰腿 痛不可转者:败酱草、当归各八分 芎藭、芍药、桂心各六分.水二升 煮八合 分二服.忌葱.(《广济方》)3. 治肠痈为病,其身甲错,腹皮急,按之濡如肿状,腹无积聚,身无热,脉数,此为肠内有痈脓:薏苡仁10份,附子2份,败酱5份。上3味,捣为末,取10g,以水2升,煎减半,顿服,小便当下。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祛瘀止痛,为君药。(《金匮要略》薏苡附子败酱散)4. 治阑尾周围炎和阑尾脓肿:败酱草、生苡仁、冬瓜仁各15g,桃仁6g,丹皮9g,银花15g,连翘9g,秦皮6g,紫花地丁15g,延胡索6g。水煎每日一剂,分2次服。方中败酱草,消痈排脓,祛瘀止痛,为君药。(《中药临床应用》肠用房)5. 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:败酱草、红藤、蒲公英、金银花各30g,桃仁9g,赤芍12g,大黄15g。水煎服。方中败酱草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祛瘀止痛,为君药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6. 治疗产后腹痛如锥刺:败酱草五两 水四升 煮二升 每服三合 日三服[1].(《卫生易简方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6~12g,用水煎服,外用,捣烂外敷。 1、代茶饮 败酱草20g,水煎去渣。用开水冲泡,带茶饮用,常喝可治神经衰弱。 2、水煎,擦洗 败酱草、白鲜皮、地肤子、耳部、蛇床子、苦参各30g;水煎去渣;取汁液,擦拭全身,每天一次。可治皮肤瘙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