苋的功效与作用禁忌
苋的作用禁忌是什么?
无毒
要留意苋的化学成分
茎含亚油酸(linoleic acid)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棕榈酸(palmitic acid)[1]。叶中有苋菜红甙(amaran-thin)[2],棕榈酸,亚麻酸(linolenic acid),二十四烷酸(lignocericacid),花生酸(arachic acid),菠菜甾醇(spinasterol)[1],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(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),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(digalactosyldiglyceride),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酯(trigalacto-syldiglyceride),三酰甘油(triglycerides),甾醇(sterols),游离脂肪酸(free fatty acid)[3],维生素(vitamin)A、C、B和核黄素(ri-boflavine)[4]。地上部分含正烷烃(n-alkanes),正烷醇(n-alka-nols)和甾醇类(sterols)等[5]。全草挥发油分析存在56个化学成分,包括15个醇(alchols),5个酯(esters),13个醛(aldehydes),8个酮(ketones),3个碳氢化合物(hydrocarbons),9个酸(acids)和5个其他成分[6]。
苋的临床应用是什么?
1.陶弘景:赤苋:能疗赤下。
2.《唐本草》:赤苋:主赤痢,又主射工沙虱。
3.孟诜:补气除热。
4.《本草拾遗》:紫苋:杀虫毒。
5.《日华子本草》:通九窍。
6.《本草图经》:紫苋:主气痢。
赤苋:主血痢。
7.《滇南本草》:治大小便不通,化虫去寒热,能通血脉,逐瘀血。
8.《本草纲目》:六苋,并利大小肠。
治初痢,滑胎。
9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苋,下血而又入血分,且善走,与马齿苋同服下胎,妙,临产时者食,易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