莴苣
别名:
莴苣菜(《肘后方》),千金菜(《清异录》),莴笋(《滇南本草》),莴菜(《纲目》),蕂菜(《河北药材》)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和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ctuca satiua L. [L.scariola L. var. satiua (L.) Hook. F.]采收和储藏:春季嫩茎肥大时采收,多为鲜用。
药材产地:
全国各地均有栽培,赤有野生。
英文名称:
Garden Lettuce, stem and leaf of Garden Lettuce
药材类别:
性味:
性味苦;甘;性凉
归经:
①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肠、胃。"
功效:
利尿;通乳;清热解毒。主小便不利;尿血;乳汁不通;虫蛇咬伤;肿毒
用量: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植物形态:
莴苣(Lactuca sativa)菊科,莴苣属,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。莴苣可分为叶用和茎用两类。莴苣的名称很多,在本草书上称作「千金菜」,「莴苣」和「石苣」。叶用莴苣又称春菜、生菜,茎用莴苣又称莴笋、香笋。我国各地栽培面积莴笋比生菜多。莴笋的肉质嫩,茎可生食、凉拌、炒食、干制或腌渍。生菜主要食叶片或叶球,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尤其是南方沿海各省的大城市有所发展,成为当前增加花式品种的主要蔬菜。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,味苦,高温干旱苦味浓,能增强胃液,刺激消化,增进食欲,并具有镇痛和催眠的作用。
临床应用:
1.《本草拾遗》:利五脏,通经脉,开胸膈。2.《日用本草》:利五脏,补筋骨,开膈热,通经脉,去口气,白齿牙,明眼目。
3.《滇南本草》:治冷积虫积,痰火凝结,气滞不通。
4.《纲目》:通乳汁,利小便,杀虫蛇毒。
5.《医林纂要》:泻心,去热,解燔炙火毒。
6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利便,析酲,消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