蚯蚓
别名:
蠖蚓、竖蚕(《尔雅》),丘螾(《淮南子》),蝽端(《淮南子》高诱注),附蚓、寒蟪、寒蚓(《吴普本草》),蜿螾、引无(《广雅》),曲螾(崔豹《古今注》),曲蟮(《小品方》),土龙(《别录》),地龙子(《药性论》),地龙(《圣惠方》),朐躵、土螾(《纲目》),虫蟮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
来源:
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正蚓科动物背暗异唇蚓等的全体。①参环毛蚓7~9月间采收。据广东经验,可用鲜辣蓼草捣烂成糊,加入茶卤和清水,倒在蚯蚓多的地方,以诱捕之,捕得后拌以稻草灰,用温水稍泡,除去体外粘膜,剖腹,洗净体内泥沙,晒干或焙干。商品称为"广地龙"。②背暗异唇蚓6~9月采收。捕后用草木灰呛死。洗去灰晒干或烘干。商品称为"土地龙"。
英文名称:
 
药材类别:
性味:
性咸,寒。①《本经》:味咸,寒。②《别录》:大寒,无毒。③《药性论》:有小毒。
归经:
入入肝、脾、肺经。①《本草求原》:"入脾经。"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脾、肺三经。"
功效:
清热,平肝,止喘,通络。治高热狂躁,惊风抽搐,风热头痛,目赤,中风半身不遂,喘息,喉痹,关节疼痛,齿衄,小便不通,瘰疬。痄腮,疮疡。①《本经》:主蛇瘕,去三虫,杀长虫。②《别录》:疗伤寒伏热狂谬,大腹,黄疸。③陶弘景:温病大热狂言,饮其汁皆瘥,与黄龙汤疗同也。熬作屑,去蛔虫。④《药性论》:主蛇毒。⑤《唐本草》:《别录》云:盐沾为汁,疗耳聋。⑥《蜀本草》:解射罔毒。⑦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中风并痫疾,去三虫,天行热疾,喉痹,蛇虫伤。⑧《本草衍义》:治肾脏风下疰病。⑨《滇南本草》:祛风,治小儿瘈疭惊风,口眼歪斜,强筋治痿。⑩《纲目》: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,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,急慢惊风,历节风痛,肾脏风注,头风,齿痛,风热赤眼,木舌,喉痹,鼻息,聤耳,秃疮,瘰疬,卵肿,脱肛,解蜘蛛毒,疗蚰蜒入耳。⑾《会约医镜》:治跌打损伤,痘疮紫黑。⑿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:有解热、利尿、舒展支气管作用,可治气喘等病。⒀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:解毒,通络,平喘,降血压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,散。外用:捣烂、化水或研末调敷。
植物形态:
①参环毛蚓体圆柱形,长11~38厘米,宽5~12毫米,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。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2部,围口节腹侧有口,上覆肉质的叶,即口前叶;眼及触手等感觉器全部退化。自第2节起每节有刚毛,成环状排列,沿背中线,从11~12节始,节间有一背孔。背部紫灰色、后部稍淡、刚毛圈稍白;14~16节,为生殖环带,其上无背孔和刚毛,此环带以前各节,刚毛较为粗硬。雌性生殖孔1个,位于第14节痕面正中;雄性生殖孔1对,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,外缘有效条环绕的浅皮褶,受精囊孔3对,位于6~-7,7~8、8~9节间,第6~9各节间无隔膜。附近常有乳头突,受精囊球形,管短,盲管亦短,内2/3微弯曲数转,为纳精囊。生活于潮湿疏松之泥土中,行动迟缓。以富含有机物的腐殖土为食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②背暗异唇蚓体长10~27厘米,宽3~6毫米。背孔自8~9节间开始,灰褐色。每节刚毛4对,生殖环带在第26~34节之间,呈马鞍形。雌性生殖孔1对,位子第14节;雄性生殖孔1对,在第15节腹侧,附近表皮隆肿如唇状。受精囊孔2对,位于9~10、10~11节间。生长潮湿而多有机物处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药物采收:
拣去杂质,用水漂净,及时捞出,晒干,切段。 《纲目》:(蚯蚓)入药,有为末,或化水,或烧灰者,各随方法。
药物性状:
①广地龙 干燥全体,呈长条薄片状,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。全体弯曲不直,体前稍尖,中央有口,尾端钝圆,体背色棕红或灰红,腹部色较淡,前端有一环带,色浅,习称"白颈"。体壁较厚。不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。气腥,味微咸。以条大、肥壮、不碎、无泥者为佳。 主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②土地龙 干燥全体呈弯曲的圆柱形,体完整,口位于较尖的一端,肛门开口于钝圆的一端,环带多不显明,体表灰棕色,常附有泥土。质轻跪,易折断,折断后,中间充满泥土。气腥,味微咸。以条大、不碎者为佳。 主产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福建、安徽等地。
临床应用:
①《纲目》:"蚯蚓,性寒而下行,性寒故能解诸热疾,下行故能利小便、治足疾而通经络也。" ②《本草经疏》:"蚯蚓,大寒能祛热邪,除大热,故疗伤寒伏热狂谬。
咸主下走,利小便,故治大腹、黄疸。
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