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树
别名:
米木、大蓝靛、木蓝、木靛、板蓝根[广西、博白、南宁]、大青叶[广西、邕宁]、大青叶、板蓝根、山蓝树、滞良、蓝木、岭刀把、七星树、大蓝木、野蓝靛树、羊角汁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蓝树的根、叶和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rightia laevisHook.f.[Whainanen-sis Merr.〕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根与皮切片,晒干或鲜用。
药材产地:
产西双版纳、富宁等地;生于山地疏林中或山坡向阳处。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澳大利亚等地也有。
英文名称:
 
药材类别:
性味:
性微苦;微涩;性凉;有毒
归经:
功效:
清热解毒;止血敛疮。主痒腮;毒蛇咬伤;刀伤出血;湿疹;疮疡溃烂
用量:
内服:泡酒,适量饮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或煎水洗。
植物形态:
乔木,高8-20米,除花外其余均无毛;有乳汁;树皮深灰色;小枝棕褐色,有皮孔。叶薄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或狭椭圆形至椭圆形,稀卵圆形,长7—18厘米,宽2.5—8厘米,顶端渐尖至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;侧脉每边5-9条,干后呈缝纫机轧孔状的皱纹;叶柄长5-7毫米。聚伞花序顶生,长6厘米;总花梗长1厘米,被微柔毛至无毛;花梗长1—1.5厘米,被微柔毛至无毛;萼片卵形,长1毫米,顶端钝或圆,内面基部有卵形的腺体;花冠白色,漏斗状,花冠筒长1.5—3毫米,花冠裂片椭圆状长圆形,长5.5—13.5毫米,宽3-4毫米,有乳头状凸起;副花冠由25—35枚鳞片组成,呈流苏状,顶端条状,基部合生,被微柔毛;雄蕊着生于花冠筒顶端,花药长5毫米,被微柔毛;心皮离生,无毛,花柱丝状,柱头头状。蓇葖果2个离生,圆柱状,长20—35厘米,直径7毫米,有斑点;种子线状披针形,长1.5—2厘米,顶端种毛长2-4厘米。 花期4-8月,果期7月—翌年3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