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叶子

别名:

斑叶兰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硬叶兜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石山岩缝、荒坡、路旁杂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Smallflower Paphiopedilum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性凉,味苦

归经:

入心经、肺经、肾经

功效:

清热解毒,养心安神。主治麻疹,肺炎,神经衰弱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
植物形态:

植株高15—35厘米。根状茎伸长,茎状,匍匐,具节。茎直立,绿色,具4--6枚叶。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-8厘米,宽0.8-2.5厘米,上面绿色,具白色不规则的点状斑纹,背面淡绿色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具柄,叶柄长4--10毫米,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。花茎直立,长10---28厘米,被长柔毛,具3-5枚鞘状苞片;总状花序具几朵至20余朵疏生近偏向一侧的花;长8--20厘米;花苞片披针形,长约12毫米,宽4毫米,背面被短柔毛;子房圆柱形,连花梗长8-10毫米,被长柔毛;花较小,白色或带粉红色,半张开;萼片背面被柔毛,具1脉,中萼片狭椭圆状披针形,长7—10毫米,宽3--3.5毫米,舟状,先端急尖,与花瓣粘合呈兜状;侧萼片卵状披针形,长7--9毫米,宽3.5--4毫米,先端急尖;花瓣菱状倒披针形,无毛,长7—10毫米,宽2.5--3毫米,先端钝或稍尖,具1脉;唇瓣卵形,长6--8.5毫米,基部凹陷呈囊状,宽3--4毫米,内面具多数腺毛,前部舌状,略向下弯;蕊柱短,长3毫米;花药卵形,渐尖;花粉团长约3毫米;蕊喙直立,长2--3毫米,叉状2裂;柱头1个,位于蕊喙之下。花期8-10月。

临床应用:
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苦、性凉。
有清热解毒,补脑安神的功能。
用于麻疹、肺炎、神经衰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