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蛤壳
别名:
海蛤(《本经》),蛤壳(《本草原始》)。
来源:
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。4~10月间捕捉。获得后去肉,洗净晒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活于近海的泥沙质海底。中国沿海均有分布。主产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等地。
英文名称:
 
药材类别:
其他
性味:
性咸,平。①《本经》:味苦,平。②《吴普本草》:歧伯:甘。扁鹊:咸。③《别录》:咸,无毒。④《药性论》:味咸,有小毒。
归经:
入①《本草汇言》:"入手足太阳、阳明经。"②《要药分剂》:"入心、肾二经。"
功效:
清热,利水,化痰,软坚。治热痰喘嗽,水肿,淋病,瘿、瘤,积聚,血结胸痛,血痢,痔疮,崩漏,带下。①《本经》:主咳逆上气,喘息,烦满,胸痛寒热。②《别录》:疗阴痿。③《药性论》:治水气浮肿,下小便,治嗽逆上气,项下瘤瘿。④《唐本草》:主十二水满急痛,利膀胱、大小肠。⑤《四声本草》:止消渴,润五脏。⑥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呕逆,阴痿,胸胁胀急,腰痛,五痔,妇人崩中、带下病。⑦《纲目》:清热利湿,化痰饮,消积聚,除血痢,妇人血结胸,伤寒反汗,搐搦,中凤瘫痪。⑧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治淋疾,并有利尿之功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2~4钱;或入丸、散。
药用部位:
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。
植物形态:
贝壳2片,近圆形。壳长约36.5~56毫米,高几与长相等,宽度约为长度的2/3。壳顶突出,位于背侧中央,尖端向前方弯曲。无小月面,楯面狭长,全部为韧带所占据,韧带黄褐色,不突出壳面。贝壳表面极凸出,生长线在顶部者细密,不甚显着,至腹面渐粗大,凸出壳面。壳面淡黄色或棕红色。壳内面为白色或淡肉色,边缘具有整齐的小齿。小齿愈近背缘愈大。铰合部狭长而平,左、右壳各具3个主齿。外套痕显明,外套窦深,自腹缘向上方斜伸至贝壳的中心部,后端宽,至前端渐狭,呈楔形。前闭壳肌痕细长,呈半月状,后闭壳肌痕大,椭圆形。足扁平,舌状。
药物采收:
蛤壳:洗净、晒干,碾成碎块。煅蛤壳:取净蛤壳置无烟火上煅至红透,取出放凉,碾碎即成。蛤粉:将煅蛤壳碾至极细成粉末状。 《雷公炮炙论》:凡修事(海蛤)一两,于浆水中煮一伏时后,却以地骨皮、柏叶二味,又煮一伏时,后于东流水中淘三遍,拭干,细捣,研如粉,然后用。凡一两,用地骨皮二两,并细锉,以东流水淘取用之。
药物性状:
贝壳呈类圆形,外表面黄白色。壳顶歪向一方,有排列紧密的同心环纹,沿此纹或有数条灰蓝色轮纹,腹缘细齿状。壳内面乳白或青白色,光滑无纹。体轻,质坚硬略脆,断面层纹不明显。气稍腥,味淡。以光滑、洁净者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