茱苓草

别名: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太白龙胆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ntiana apiata N.E.Br.(G.Tsin-lingensis Limpr.f.)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开花时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900-3400m的山坡山顶。资源分布:特产于陕西秦岭、太白山。

性味:

味苦,性平。

归经:

给肝、大肠、膀胱经。

功效:

调经活血,清热明目,利小便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头晕,失眠,小便不利,淋症,崩漏,白带,痢疾,腹痛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6~12g;研粉冲服,3~6g。

药用部位:

为龙胆科植物秦岭龙胆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高10-15cm。基部被黑褐色枯老膜质叶鞘。根茎缩短,斜伸,具多数近肉质的须根。枝2-4个丛生,其中有1-3个营养枝和1个花枝;花枝直立,常紫红色,中空,光滑。基生叶柄长2-5cm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1.5-8cm,宽0.4-0.7cm,先端钝,基部渐狭,中脉在两面明显;茎生叶短或几无柄,叶2-4对,叶片狭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2-3.5cm,宽0.3-0.6cm;上部叶较密集。花多数,顶生或腋生,聚成头状,无花梗;花萼管状钟形,长10-15mm,萼裂片反折或开展,不整齐;花冠黄色,具多数蓝色斑点,先端5齿裂,裂片问具褶,偏斜,截形或三角形,边缘具细齿;雄蕊5,着生于花冠下部,花丝线状钻形,花药狭长圆形;子房长8-11mm,两端渐狭,子房柄长9-11mm,花柱粗,柱头2裂,裂片外展,线形。蒴果内藏,卵状椭圆形,长11-15mm,果柄长至17mm。种子黄褐色,有光泽,长圆形,表面具海绵状网隙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妇女久不受孕:茱苓草、虎耳草、对经草、空桶参各9g。
黄酒为引(服)。
2、治月经不调,痛经:茱苓草60g,研粉。
每次6g,每日2次,黄酒冲服。
3、治受寒湿热,红白痢疾,里急后重,肚痛,小便不利:茱苓草、石耳子各6g,朱砂七9g,羌活3g。
将药煎好,加香油30g及红、白糖少许,待稍凉后,用以冲服太白米1.5~1.8g。

主治:

主治月经不调,痛经,崩漏,白带,痢疾腹痛,小便不利。

附方:

①治痢疾,腹痛,小便不利:茱苓草、红石耳各二钱,朱砂七三钱,太羌活一钱。将药煎好,加香油一两及红白糖少许,稍凉后冲服太白米五至六分。 ②治月经不调,痛经:茱苓草二两。研末。每次二钱,每日二次,黄酒冲服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6~12g;研粉冲服,3~6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