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花地丁
别名:
地丁、地丁草、紫地丁、堇堇草、铧头草、光瓣堇菜
来源:
性味:
味苦、辛,性寒。
归经:
归心、肝经。
功效:
用量:
药用部位:
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。
临床应用:
1、治麦粒肿:紫花地丁、金银花、大青叶、蒲公英各25g,板蓝根50g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
2、治疔毒痈疮、红肿热痛:鲜紫花地丁适量。
捣汁,滤渣,服用药汁,并将药渣敷贴于患处;或与金银花、蒲公英、野菊花配伍。
3、治黄疸内热:紫花地丁适量。
研末,每服15g,白酒送服。
4、急性阑尾炎,阑尾脓肿:红藤、紫花地丁、金银花各21g,连翘、乳香、没药、牡丹皮、延胡索、大黄(后入)各9g,甘草6g。
每日1剂,水煎服。
具有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的功用。
5、疮初起,麻痒相兼,隐隐作痛,红肿灼热: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、金银花、连翘、栀子、蒲公英、半枝莲各15g,白七叶一枝花9g,生甘草6g。
每日1剂,水煎服。
6、治疔疮、痈疡疖肿: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背天葵子各6g,金银花15g。
水煎,去渣,热服,盖上被子出汗。
具有清热解毒、消散疔疮的作用。
7、治乳痈、一切毒:紫花地丁、蒲公英各8g。
以流水洗净,水煎,去渣,将药汁接着熬成膏,敷贴于患处。
每日1贴。
主治:
主治黄疸、痢疾、乳腺炎、目赤肿痛、咽炎、痈疽发背等症。外敷用于疔疮肿毒、丹毒、毒蛇咬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