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虱子

别名:

鱼鳖、鱼怪、鱼寄生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浪飘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等数种鱼怪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Ichthyoxenus tchangi Yu2.Ichthyoxenus geei Boone3.Ichthyoxenus sinensis Shen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、冬季采收。捕鱼时,发现寄生鱼怪的鱼,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,洗净,晒干。用时以微火烘干,研成细末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1.寄生于鱼类胸鳍后的特别囊内,不能自由游泳,幼虫可寄生于鱼的体表。2.幼体寄生于鲤、鲫等淡水鱼体表。3.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南方水域。2.分布于河北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南等地水域。3.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,浙江、台湾、云南等地水域也有。

英文名称:

autoeciousness of fish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咸,性寒。无毒。

归经:

归胃、脾经。

功效:

降逆开郁;活血止痛。主噎膈;反胃;胃脘疼痛;胸膈满闷

用量:

内服:研末,1~1.5钱。

药用部位:

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的全体。

植物形态:

1.张氏鱼怪,体长卵形,扁阔,无坚甲,乳白色。雌体长20-30mm,宽11-15mm;雄者长4-10mm,宽1-6mm。头部有黑色复眼1对,短触须2对,头下方有大颚1对,小颚2对。胸部发达,共7节,前胸节包围后头部,后胸节包围腹的第1-2节,胸肢共7对。腹部萎缩成尾状,共5节,鳃足5对,成叶状,生于尾节下方。2.祁氏鱼怪,体长卵形,长6-20mm,宽3-13mm。雌体肥厚,比雄体略大,且左右不对称。头上,略宽,呈三角形,眼2,黑色,触须2.雄体左右较对称,触须稍长。胸部近圆形,胸节7,胸肢7对,长1-4对向前,长5-7对斜向后。腹节5,第1-3节的两侧被凹形的胸节覆盖。尾节宽而大,附肢6对,均较尾节短。3.中华鱼怪,体长椭圆形,雌体长18-24mm,宽12-16mm;雄体长10-15mm,宽6-9mm,宽约为长的2/3。体表光滑,头小,三角形,陷埋于第1胸节中,至第1胸节的前缘中凹陷较深,其余各胸节均有基突。胸肢均为捕握肢,第7胸肢的腕节、长节非常膨大,其内缘生一圆形的膨胀物,腹节深埋于最末胸节之后,尾节大而呈半球形,尾肢短于尾节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,全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10-18mm,宽6-9mm。有的皱缩,触角多脱落,并带有残存的足。黄白色至褐色。背面有明显的棱。质脆,气腥。

临床应用:

治胃痛:鱼怪、狗宝、佛手、酒军、鱼脑石各等分。
焙研为末,每服1g,每日2次。

主治:

主治噎膈,反胃,胃脘疼痛,胸膈满闷。

附方:

①治噎膈气逆,胸前胀痛:鱼虱子、茴香虫。焙干研末,和酒服。 ②治胸胃疼痛:鱼虱子、狗宝末、地苦胆、地龙、蝼蛄、犀角末、酒军、青藤香、苡仁、佛手片、鱼脑石。研末服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研末,3~5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