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石藤果

别名: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sandra lancifolia(Rehd.et.Wils)A.C.Smith[S.sphenantheraRehd,etWils.var.lanci-folia Rehd.et.Wils.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未脱落时采摘,拣去果枝及杂质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1500-2400m的杂木林间及岩坡、林缘溪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
性味:

味酸、咸,性温。

归经:

归肝、肾经。

功效:

益精固肾,治神经衰弱。香石藤果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6-10g。

药用部位:

为木兰科植物披斜叶五味子的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香石藤"条。

植物形态:

落叶木质藤本。茎较纤细,小枝圆柱形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1cm,叶柄边缘具极狭的翅,有时呈啮状下延至枝上;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4-10cm,宽1-3cm,先端渐狭或突尖,基部渐窄,边缘具不明显的细齿或下部全缘;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。雌雄异株;花小,直径不及1cm;花被6-8片,外轮淡黄色绿色至黄色,内轮橙黄色或黄色带红晕;雄蕊10-16,着生于倒卵状的花托上;雌蕊有心皮16-21。聚合果序长4-6cm;小浆果球形,红色;内有1-2枚椭圆形扁平的种子,种皮部分平滑,部分有不明显珠稀疏条粒状突起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果实类球形,直径3-5mm。红色,干后皱缩,表面棕褐色。种子肾形,表面呈乳头状突起,并有细小密布的疣状突起。气微香,味酸、咸。 显微鉴别 果皮表面观;果皮表皮细胞类多角形,具角质线纹;油细胞类圆形,直径约50μm。种皮横切面观:种皮表皮石细胞1列。类长方形,长约70μm,宽25-35μm,侧壁厚,并稍突起,内侧壁极薄,含棕色物,纹孔及孔沟细密;种皮表皮下石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,长40-100μm,宽16-50μm,壁厚薄不一,纹孔及孔沟显。

临床应用:

治神经衰弱:香石藤果10~15g。
水煎服。

主治:

主治失眠梦多,健忘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6~10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