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叶枇杷

别名:

白香柴(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),黄花杜鹃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的叶及嫩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olium Rhododendri AnthO-pogonoidis采收和储藏:6~8月采其叶及嫩枝,将枝除去粗皮切段,切段的枝和叶分别用纸遮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4200m的高山灌丛或杂木森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北部、西藏。

性味:

味辛、苦,性温。

归经:

功效:

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:止咳,祛痰,平喘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研末,每次1-5g.

药用部位:

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的叶。

植物形态:

常绿小灌木,高50-120cm。多分枝,动枝淡绿色,密生鳞片和柔毛,老枝发黄褐色或灰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7mm,疏被腺鳞;叶片软革质,卵状椭圆形,长2-4.5cm,宽1.2-2.5cm,先端钝,具短尖,基部宽楔形,全缘,边缘略反卷。表面淡绿色,光滑,背面黄绿色,密生棕色腺鳞。伞房状花序半球形,花密集,顶生有10余朵花,有强烈香气,花梗及花萼外面无鳞片;花萼大,长4mm,5深裂,裂片宽长圆形.边缘有长睫毛;花冠黄色或淡黄绿色,近杯状,5浅裂,裂片长1.2mm,外面光滑,无毛,里面密生柔毛;雄蕊5,朱红色,不外露,花丝具柔毛;子房阔 卵形,密被鳞片,花柱粗短,红褐色,柱头头状。蒴果卵形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叶片多反卷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,长2-3cm,宽1.5-2cm,先端尖或稍钝,基部圆形,全缘,上面暗绿色,下面密生棕色腺鳞,主脉于下面突起,侧脉4-6对。叶柄长3-5mm,疏被腺鳞。革质。气香而特异,味辛、苦。 以叶片完整、色暗绿者为佳。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,少数略呈波状。下表皮细胞具乳头状突起,顶面观可见突起先端呈小圆圈状,细胞基部呈大圆圈状,套叠呈两个圆圈;具多数气孔,不定式;腺鳞多数,腺头呈薄膜状,具放射状纹理,边缘不整齐,略呈花瓣状,直径120-200-360μm;腺柄横断面可见由1-4个细胞组成。薄壁组织和海绵组织中散有草酸钙簇晶。 理化鉴别(1)取本品粉末2g,加水20ml,浸泡过夜后煮沸5min,滤过。取滤液3ml,蒸干,残渣加乙醇3-5ml,微热使溶解,再加镁粉少量与盐酸数滴,显红色。(检查黄酮)(2)薄层色谱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①取叶粗粉5g,加1g碳酸钙,加乙醇50ml,水浴回流2h,残渣加乙醇50ml,回流1h,合并滤液,取半量,减压浓缩至干,残渣用热水洗,浓缩至5ml,用乙酸乙酯提取,经无水硫酸钠脱水,滤过,减压浓缩至干,残渣溶于甲醇0.5ml中,作供试品液,另取金丝桃甙、槲皮素作对照品,分别点样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,以氯仿-甲醇-丁酮-乙酸丙酮(16:10:5:1)展开8cm,置紫外灯(254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②取①保留的半量乙醇提取液,减压浓缩到5ml,加等量蒸馏水,再加入足量的乙酸铅饱和水溶液,滤过,滤液用硫酸钠饱和水溶液脱铅后,滤过,滤液浓缩至5ml,用氯仿热提30min,用无水硫酸钠脱水,蒸干,残渣溶于甲醇0.25ml中,作供试品液,另以侵木毒素-1、莨菪亭作对照品,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,以己烷-甲醇-乙酸乙酯(5:1:4)展开20cm,用10%三氯化锑氯仿液显色;置紫外灯(254nm)下检视。照山白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满山红、烈香杜鹃、紫花杜鹃仅在与对照品莨菪亭相应位置上,显相同的色斑。

临床应用:

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:止咳,祛痰,平喘。

附方:

治老年慢性气管炎:小叶枇杷四钱,蒲公英三钱,黄耆三钱,红花五钱。水煎服,每日三次,饭后半小时温服。(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