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桐叶
别名:
 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(L.f.) Marsili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rmiana plantanifolia (L.f.) Marsili [F.simplex (L.) W.F.Wight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。随采随用,或晒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多为人工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。日本也有分布。
英文名称:
Leaf of Phoenix Tree
药材类别:
性味: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苦,寒,无毒。
归经:
归肺、肝经。
功效:
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;降血压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痈疮肿毒;痔疮;小儿疳积;泻痢;高血压病
用量: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叶敷贴,煎水洗;或研末调敷。
药用部位:
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叶,植物形态详"梧桐子"条。
植物形态:
梧桐 落叶乔木,高达16m。树皮青绿色,平滑。单叶互生,叶柄长8-30cm;叶片心形,掌状3-5裂,直径15-20cm,裂片三角形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;基生脉7条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约20-50cm,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,花单性或杂性,淡黄绿色;导管长约2mm,裂片5,长条形,向外卷曲,长7-9mm,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,无花瓣;雄花由10-15枚雄蕊合生,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,约与萼片等长;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,子房由5心皮联合,部分离生,花柱长,柱头5裂。蓇葖果5,纸质,有柄,长6-11cm,宽1.5-2.5cm,被短绒毛或几无毛,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。种子4-5,球形,直径约7mm,干时表面多皱纹,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。花期6-7月,果熟期10-11月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破碎,完整者心形,掌状3-5裂,直径15-30cm,裂片三角形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表面棕色或棕绿色,两面均无毛或被短柔毛,基生脉7条;叶柄与叶片等长。气微,味淡。以叶大、完整、色棕绿者为佳。
临床应用:
1、治手足发背,止痛消肿:梧桐叶(鲜的捣烂或初秋采取阴干)、紫花地丁各等分。研细砂糖调敷。
2、治小儿痢:梧桐叶三四片。
煎汤洗足,三五次愈。
3、治发背欲死:梧桐子叶,鏊上煿成灰,绢罗,蜜调敷之,干即易之。
主治:
主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痈疮肿毒,痔疮,小儿疳积,泻痢,高血压病。
附方:
①治风湿骨痛,跌打骨折,哮喘:梧桐叶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②治发背欲死:梧桐子叶,鏊上煿成灰,绢罗,蜜调敷之,干即易之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 ③治背痈:取梧桐鲜叶,洗净,用银针密刺细孔,并用醋浸,整叶敷贴患部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④治痔疮:梧桐叶七张,硫黄五分。以水、醋各半煎汤,先熏后洗。(福州台江区《验方汇集》) ⑤治臁疮:取梧桐鲜叶,洗净,用银针密刺细孔,再用米汤或开水冲泡,全叶敷患处,日换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⑥治刀伤出血:梧桐叶研成细末,外敷伤口。(福州台江区《验方汇集》) ⑦治泄泻不止:梧桐叶不拘多少,用水煎十数沸,只浴两足后跟,其泻即止。若浴之近上,大便反闭。(《内经拾遗方论》梧桐濯足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