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馨花
别名:
耶悉茗花(《南方草木状》),野悉蜜(《酉阳杂俎》),玉芙蓉(《花镜》),素馨针(《广东中药》)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, grandiflorum L.[J.offici-nale L.var.grandiflorum(L.)Stokes]采收和储藏:于夏、秋季节,花蕾形成后选晴天,当太阳尚未升起时采摘花蕾,隔水蒸15~20min,使其变软后,取出晾干即成。
药材产地:
云南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浙江等地均有栽培,亦有野生者。产于广东等地。
英文名称:
 
药材类别:
花类
性味:
微苦;性平。《广东中药》Ⅱ:性平,无毒。
归经:
入肝经
功效:
行气调经止痛,清热散结。用于胃痛,肝炎,月经不调,痛经,带下,口腔炎,皮肤搔痒,睾丸炎,乳腺炎,淋巴结结核。
用量:
内服,煎汤,5-10g;或代茶饮。
药用部位:
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的干燥花蕾
植物形态:
攀援灌木,高2-4m。小枝圆柱形,具棱或沟。叶对生,羽状深裂或具5-9小叶;叶轴常具窄翼,叶柄长0.5-4cm;小叶片卵形或长卵形,顶生小叶片常为窄菱形,长0.7-3.8cm,宽0.5-1.5cm,先端急尖、渐尖、钝或圆,有时具短尖头,基部楔形、钝或圆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有花2-9朵;花序梗长0-3cm;苞片线形,长2-3mm;花梗长0.5-2.5cm,花序中间之花的梗明显短于周围之花的梗;花芳香;花萼无毛,裂片锥状线形,长5-10mm;花冠白色,高脚碟状,花冠管长1.3-2.5cm,裂片多为5枚,长圆形,长1.3-2.2cm,宽0.8-1.4cm。花期8-10月。
药物采收: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、湿润的自然条件,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为好。栽培技术 用压条、扦插繁殖。主要用伞形压条法繁殖:选4~5年生植株,在冬季修剪时,选顶端健壮、年势旺盛的枝条4~5根,待枝条延伸到一定长度时,把枝条的中下部埋入土中,第2年秋季,压条生长出新根后,切断与母株的联系,待新株完全成活后再行移栽。扦插繁殖:在7~8月间截取15~20cm长、带有2-3芽苞的枝条,斜插于苗床中,保持床温25~35℃,经常湿润,约1个月左右即可生出新根。在早春或晚秋季节分栽定植。行株距按1m左右挖成直径40~50cm坑穴,每穴施腐热基肥10~15kg,每穴栽2~3株或3~4株为一丛,填土踏实,浇水培育,加强管理。
药物性状:
干燥的花蕾不带花萼及子房,全长约2厘米,花冠管细长管状,长约1厘米,粗约1毫米,花冠5裂片,覆瓦状紧裹在一起,呈毛笔头状,基部粗约3毫米;全体淡黄棕色,有细纵脉,剖开可见花冠管上部着生2枚雄蕊,花丝短,花药狭长圆形,中央常有花柱残存。质稍硬脆,遇潮变软。气香,味苦微涩。以金黄色、味香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临床应用:
舒肝解郁;行气止痛。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;下痢腹痛。
用于胃痛,肝炎,月经不调,痛经,带下,口腔炎,皮肤搔痒,睾丸炎,乳腺炎,淋巴结结核。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解心气郁痛,止下痢腹痛。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肝炎、肝硬化的肝区痛。
胸肋不舒,心胃气痛,下痢腹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