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
菟丝子的作用禁忌是什么?
菟丝子醇提水溶液皮下注射于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为2.465g/kg,按30-40g/kg灌胃并不出现中毒症状,按0.05g/120g之菟丝子酱油、浸剂、酊剂给大白鼠灌胃,连续70天,并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,亦未见病理改变。
要留意菟丝子的化学成分
主含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、菟丝子苷、槲皮素等,有机酸类成分绿原酸等,其次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。具有性激素样、延缓衰老、改善肾阳虚证、抗骨质疏松、提高免疫、抗心脑缺血等作用。 1.菟丝子具有增强免疫作用,能促进体液免疫,细胞免疫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。 2.菟丝子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。 3.菟丝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治疗作用,能提高动物性活力。 4.菟丝子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。 5.菟丝子具有抗衰老作用。 6.菟丝子对白内障有延缓形成和治疗作用。 7.菟丝子对肠运动抑制,对离体子宫表现兴奋作用。 8.菟丝子与抗炎类药物组成的制剂对粉刺及脂溶性皮炎有治疗作用。
菟丝子的临床应用是什么?
①《本草经疏》:"五味之中,惟辛通四气,复兼四味,《经》曰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,菟丝子之属是也,与辛香燥热之辛,迥乎不同矣,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。
为补脾肾肝三经要药,主续绝伤、补不足、益气力、肥健者,三经俱实,则绝伤续而不足补矣。
脾统血,合肌肉而主四肢,足阳明、太阴之气盛,则力长而肥健。
补脾故养肌,益肝肾故强阴,坚筋骨,暖而能补肾中阳气,故主茎中寒精自出,溺有余沥。
口苦燥渴者,脾肾虚而生内热,津液因之不足也,二脏得补,则二病自愈。
寒血为积者,劳伤则血瘀,阳气乏绝则内寒,血随气行,气弱不能统血以行,久而为积矣。
凡劳伤,皆脾肾肝三脏主之,肝脾气旺,则瘀血自行也。
"
②《本草汇言》:"菟丝子,补肾养肝,温脾助胃之药也。
但补而不峻,温而不燥,故入肾经,虚可以补,实可以利,寒可以温,热可以凉,湿可以燥,燥可以润。
非若黄柏、知母,苦寒而不温,有泻肾经之气;非若肉桂、益智,辛热而不凉,有动肾经之燥;非若苁蓉、琐阳,甘咸而滞气,有生肾经之湿者比也。
如《神农本草》称为续绝伤,益气力,明目精,皆由补肾养肝,温理脾胃之征验也。
"
③《本草新编》:"菟丝子,可以重用,亦可一味专用。
遇心虚之人,日夜梦,精频泄者,用菟丝子三两,水十碗,煮汁三碗,分三服,早、午、晚各一服即止。
且永不再遗。
此乃心、肝、肾三经齐病,水火两虚所致。
菟丝子正补心、肝、肾之圣药,况又不杂之别味,则力尤专,所以能直入三经以收全效也。
他如夜梦不安,两目昏暗,双足乏力,皆可用之一、二两,同人参、熟地、白术、山荑之类,用之多建奇功。
"
④《本经逢原》:"菟丝子,祛风明目,肝肾气分也。
其性味辛温质粘,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。
其功专于益精髓,坚筋骨,止遗泄,主茎寒精出,溺有余沥,去膝胫酸软,老人肝肾气虚,腰痛膝冷,合补骨脂、杜仲用之,诸筋膜皆属于肝也。
气虚瞳子无神者,以麦门冬佐之,蜜丸服,效。
凡阳强不痿,大便燥结,小水赤涩者勿用,以其性偏助阳也。
"
⑤《本草正义》:"菟丝为养阴通络上品。
其味微辛,则阴中有阳,守而能走,与其他滋阴诸药之偏于腻滞者绝异。
缪仲醇谓五味之中,辛通四气,《经》言辛以润之,菟丝子之属是也,与辛香燥热之辛,迥乎不同,所解极为剀切。
《本经》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人,于滋补之中,皆有宣通百脉,温运阳和之意。
汁去面皯,亦柔润肌肤之功用。
久服则阴液足而目自明。
《别录》所谓养阴强肌,坚筋骨,亦阴阳两调之义。
茎寒精滑,则元阳不适而至阴不摄也,溺有余沥,则肾阳不布而大气不举也。
若夫口苦燥渴,明为阴液之枯涸,寒血成积,亦为阳气之不宣,惟此善滋阴液而又敷布阳和,流通百脉,所以治之。
以视地黄辈之专于补阴,守而不走者,固有间矣。
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