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旋花

别名:

箭叶旋花、野牵牛、猪草、车子蔓、曲节藤、鸡儿弯、中国旋花、拉拉菀、扶田秧、扶秧苗、白花藤、面根藤、三齿藤、燕了草、田福花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旋花抖植物田旋花的全草及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nvolvulus arvensisi L.[C. chinensis Ker-Gawl.]采收和储藏:全草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花在6-8月开花时摘取,鲜用或晾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耕地及荒坡草地、村边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四川、西藏。

英文名称:

Herb or flower of European Glorybind, Herb or flower of Field Bindweed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苦、辛,性寒。

归经:

归肝经。

功效:

祛风止痒;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牙痛;神经性皮炎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6-10g。外用:适量,酒浸涂患处。

药用部位:

为旋花科植物田旋花的全草及花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横走;茎平卧或缠绕,有纵纹及棱角,无毛或上部被疏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2cm;叶片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2.8-7cm,宽1-3cm,先端钝或具小尖头,基部大多戟形,或为简形及心形,全缘或3裂,侧裂片展开,微尖,中裂片卵状椭圆形、狭三角形或披针状长圆形,微尖或近圆;基部叶脉常状。花1至多朵生于叶腋;总花梗长3-8cm;苞片2,线形;花萼5,有毛,稍不等,内萼片边缘膜质;花冠漏斗形,白色或粉红色,或白色具粉红或红色的瓣中带,或粉红色具红色或白色的瓣中带,5浅裂;雄蕊5,稍不等长,花丝其部扩大,有小鳞毛;雌蕊较雄蕊稍长,子房有毛,2室,柱头2,线形。蒴果卵状球形,或圆锥形,无毛。种子4颗,卵圆形,暗褐色或黑色。花期6-8月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全世界草多皱缩卷曲成团状,根茎细长,具段根。茎细圆柱形,具棱角及条纹,上部被疏毛。叶到生,多卷曲呀脱落,完整者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,狼状长圆形或狭披针形,长2.8-7cm,宽0.4-3cm,先端钝圆,具小尖头,基部戟形、心形或箭形,全缘;叶柄长1-2mm。花序腋生,花1-3朵;花冠宽漏斗状,白色或粉红色,花梗细弱,长3-8cm。蒴果球形。种子4颗,黑褐色。气微,味咸。

主治:

主治风湿痹痛、牙痛、神经性皮炎。

附方:

①治神经性皮炎:鲜拉拉菀全草适量;70%酒精浸泡一昼夜,每天涂擦两次。 ②治牙痛:鲜拉拉菀花三份,胡椒一份,共研末。混匀,塞蛀孔或置病牙上咬紧,勿咽下。(功用主治以下出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) ③治风湿性关节炎:田旋花根三钱,水煎服。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6~10g。外用,适量,酒浸涂患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