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牛

别名:

蠰、啮桑(《尔雅》),啮发(《尔雅》郭璞注),天水牛(《奇效良方》),八角儿(《纲目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沟胫天牛科动物星天牛、天牛科动物桑天牛及其近缘昆虫的全虫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or2.Apriona germari(Hope)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活动于苹果、梨、樱桃、花红、柳、白杨、桑及榆树附近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
英文名称:

Long-horned beetle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①《纲目》:有毒。

归经:

归心、脾经。

功效:

《纲目》:治疟疾寒热,小儿急惊风及疗肿。箭镞入肉,去痣靥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5只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作膏敷贴,疔疮肿毒。

药用部位:

为天牛科昆虫星天牛、桑天牛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全虫。

植物形态:

1.星天牛,全体黑色,有金属光泽。具有小白斑点。触角第3-11节的每节基部有淡蓝色毛环。前胸背板中瘤明显,两侧另有瘤状突起,侧刺突粗壮。鞘翅基部颗粒大小不等,鞘翅每侧约有20个小形白色毛斑,排成不整齐的5横行。2.桑天牛,体黑色,全身密被绒毛。雄虫触角超出体长2-3节,雌虫由仅较身体略长。额狭,复眼下叶大而横阔。前胸背板宽大于长,两侧中央具细尖刺突,前后横沟之产有不规则的横脊线。鞘翅中缝、侧缘及端缘通常有一条灰色窄边,其部有黑色瘤状颗粒,翅端的内外端角均呈刺状突起。足细长,被灰白色短毛腿节大,内侧有纵沟。

临床应用:

《纲目》:治疟疾寒热,小儿急惊风及疔肿,箭入肉,去痣靥。

主治:

主治疟疾寒热,小儿急惊风及疗肿。

附方:

治疔肿恶毒:八角儿(杨柳上者,阴干去壳)四个(如冬月无此,用其窠代之),蟾酥半钱,巴豆仁一个,粉霜、雄黄、麝香少许。先以八角儿研如泥,入溶化黄蜡少许,同众药末和作膏子,密收。每以针刺疮头驻出血,用榆条送膏子麦粒大入疮中,以雀粪二个,放疮口,疮回即止,不必再用也。忌冷水。(《纲目》透骨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