棠梨枝叶

别名: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杜梨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yrus betulaefolia Bunge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枝叶,将支切段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-1800m的平原或山坡阳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Twig and leaf of Birchleaf Pear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①《救荒本草》:味微苦。

归经:

归大肠经。

功效:

舒肝和胃,缓急止泻。主反胃吐食,霍乱吐泻,转筋腹痛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枝叶,植物形态详"棠梨"条。

植物形态:

杜梨 乔木,高达10m。枝常具刺;小枝嫩时密被灰白色绒毛,二年生枝条具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,紫褐色。叶互生,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2-3cm,被灰白色绒毛;托叶膜质,线状披针形;叶片棱状卵形至长卵形,长4-8cm,宽2.5-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稀近圆形,边缘有粗锐锯齿,幼时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绒毛,老叶上面无毛而有光泽,下面微被绒毛或近于无毛。花两性;伞形总状花序,有花10-15朵,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绒毛,花梗长2-2.5cm;苞片膜质,线形,长5-8mm,两面均被绒毛,早落;花直径1.5-2cm;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绒毛;萼片5,三角卵形,长约3mm,先端急尖,全缘,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;花瓣5,宽卵形,长5-8mm,宽3-4mm,先端圆钝,基部有短爪,白色;雄蕊20,花药紫色,长约花瓣之半;花柱2-3,基部微具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5-10mm,2-3室,褐色,有淡色斑点,基部具带绒毛果梗。花期4月。果期8-9月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皮肤溃疡:棠梨枝叶适量煎水,洗患处。
2、治反胃吐食:棠梨叶油炒去刺,为末,每旦酒服5g。

主治:

主治反胃吐食,霍乱吐泻,转筋腹痛。

附方:

①治霍乱吐利不止,兼转筋:棠梨枝一握,木瓜二两。上药细锉和匀,分为四服,每服以水一中盏,入生姜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计时候热服。(《圣惠方》) ②治反胃吐食:棠梨叶,油炒去刺,为末,每旦酒服一钱。(《山居四要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15~30g;叶或研末。外用,适量,煎水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