蓍草

别名:

一支蒿、蜈蚣草、蜈蚣蒿、飞天蜈蚣、锯草、蓍、乱头发、土一支蒿、羽衣草、千条蜈蚣、一枝蒿蒿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高山着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hillea alpina L.[A. sibirica Ledeb.; A. mongolica Fisch.ex Spreng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原产东亚、西伯利亚及日本,中国东北、华北及宁夏、甘肃、河南等地。耐寒,喜温暖、湿润;阳光充足及半阴处皆可正常生长。不择土壤,但在排水良好、富含有机质 及石灰质 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。生于向阳山坡草地、林缘、路旁及灌丛间。中国各地广泛栽培。

英文名称:

 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性味辛;苦;性平温;有毒

归经:

归肺、脾、膀胱经。

功效:

解毒消肿,止血,止痛。用于风湿疼痛,牙痛,经闭腹痛,胃痛,肠炎,痢疾;外用治毒蛇咬伤,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0-15g;研末,每次1-3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;或感想末调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菊科植物蓍的干燥地上部分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约1米,具纵沟,被白色长绒毛。叶互生,长线状披针形,长6~10厘米,无柄,边缘栉齿状羽状深裂,裂片线形,叶片半抱茎,两面披长柔毛。头状花序排列呈伞房状花丛;花冠白色,中央为管状花,花药黄色,伸出花冠之外。瘦果扁平,有翅。夏、秋采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南各地有栽培。生于山谷潮湿处,多栽培于庭院。

植物形态:

植物特征高山蓍草多年生草本,有短的根状茎。茎直立,高35-100厘米,下部变无毛,中部以上被较密的长柔毛,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,叶腋常有不育枝。叶无柄,下部叶在花期凋落,中部叶矩圆形,长4-6.5厘米,宽1-2厘米,二回羽状全裂,一回裂片多数,几接近,椭圆状披针形,长5-10毫米,宽2-4毫米,二回裂片少数,下面的较大,披针形,有少数齿,上面的较短小,近无齿或有单齿,齿端具白色软骨质小尖头,叶上面绿色,疏生柔毛和凹入的腺点,下面被较密的柔毛;叶轴宽约1.5毫米,全缘或上部裂片间有单齿。头状花序多数,集成复伞房花序;总苞宽钟形或半球形,直径4-6毫米;总苞片3层,覆瓦状排列,外层短,卵状披针形,长2.3毫米,宽约1.2毫米,顶端稍尖,中层卵状椭圆形,长2.5毫米,宽约1.8毫米,内层长椭圆形,长4毫米,宽约1.8毫米,顶端钝或圆形,有褐色膜质边缘,中间绿色,有凸起的中肋,被长柔毛;托片披针形,舟状,长4.5毫米,具稍带褐色的膜质透明边缘,背部稍带绿色,被少数腺点,上部疏生长柔毛。边花6-8(16)朵;舌片白色,偶有淡粉红色边缘,长宽各约2.2毫米,顶端具深或浅的3齿,管部与舌片近等长,翅状压扁,具少数腺点;管状花淡黄色或白色,长约3毫米,管部压扁具腺点。瘦果矩圆状楔形,长2.5毫米,宽约1.1毫米,具翅。花果期7-9月。  性状特征茎呈圆柱形,欧蓍草上部有分枝,长30-100cm;表面深灰绿色至浅棕绿色,破白色柔毛,具纵棱。叶互生,无柄;叶片多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,羽状深裂,长2-6cm,宽0.5-1.5cm;暗绿色,两面均被柔毛;叶基半抱茎。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伞房状。气微,味微辛。 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:表面细胞长圆形或近圆形,角质层呈细齿状突起;被2-10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,先端一细胞狭长。皮层较窄,外侧为1-3列厚角细胞,内侧有树脂道散在。维管束外韧型,20-30个排列成环,韧皮部甚窄,外侧有韧皮纤维束,形成层区有3-5层细胞,束间形成层不明显;木质部倒三角形,导管较细小,直径10-36μm,射线细胞1-2列。髓部甚大,老茎中心有空洞。 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长多边形或近长方形,垂周壁较平直或浅波状,气孔不定式。几无毛。下表皮细胞较小且不规则,垂周壁波状弯曲。非腺毛较多,长375-900μm,常由4-7个细胞组成,下面数个细胞近方形,先端一细胞甚为狭长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要求不严,高山、平坝排水良好的一般土壤均匀要栽培。栽培技术 种子或分株繁殖。种子繁殖;春播或秋播,行距30-45cm,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,覆土0.5cm,保持土壤湿润。约一星期左右出苗,苗出齐后过密处可适当间苗。分析繁殖:宜早春3-4月进行,生长期间松土除草外,6-7月可追施粪水1-2次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,上部有分枝,长30-100cm;表面深灰绿色至浅棕绿色,破白色柔毛,具纵棱。叶互生,无柄;叶片多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,羽状深裂,长2-6cm,宽0.5-1.5cm;暗绿色,两面均被柔毛;叶基半抱茎。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伞房状。气微,味微辛。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表面细胞长圆形或近圆形,角质层呈细齿状突起;被2-10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,先端一细胞狭长。皮层较窄,外侧为1-3列厚角细胞,内侧有树脂道散在。维管束外韧型,20-30个排列成环,韧皮部甚窄,外侧有韧皮纤维束,形成层区有3-5层细胞,束间形成层不明显;木质部倒三角形,导管较细小,直径10-36μm,射线细胞1-2列。髓部甚大,老茎中心有空洞。 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长多边形或近长方形,垂周壁较平直或浅波状,气孔不定式。几无毛。下表皮细胞较小且不规则,垂周壁波状弯曲。非腺毛较多,长375-900μm,常由4-7个细胞组成,下面数个细胞近方形,先端一细胞甚为狭长。

临床应用:

《新修本草》:"此草所在有之,以其茎可为筮。
陶误用楮实为之。
《本经》云:味苦。
楮实味甘,其楮实移在木部也。
"

主治:

现代药理研究,蓍草有抗炎作用,蓍草总酸流浸膏给大鼠口服后可显著抑制蛋清性足肿胀。另外,蓍草有解热、镇痛、镇静作用,用琥珀酸、延胡索酸和乌头酸分别给家兔皮下注射,有明显的退热作用。蓍草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链球菌、大肠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。

附方:

蓍草,《纲目》云:“按班固《白虎通》载孔子云:蓍之为言耆也。老人历年多,更事久,事能尽知也。陆佃《埤雅》云:草之多寿者,故字从耆。《博物志》言:蓍千岁而三百茎,其本已老,故知吉凶。”本品常为占卜之用,故得此名。叶如栉齿状深裂,形似而以“蜈蚣”喻之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15~40g,水煎服。必要时日服两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