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米柴

别名:

八宇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漆大伯、天小豆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辫子草、马尾草、细鞭打、消黄散、细叶兰,逍遥草、斑鸠窝、散风散、马龙通、地盘茶、斑鸠鼻、小木通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路路星、太阳草、红梗草、大叶关门草、消毒草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马尾藤、狮子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哮灵草(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(1):30,1972)。

来源:

为豆种植物小叶三点金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药材产地:

生草丛中或灌木林中。分布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:

性①《江西草药》:甘,平。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苦,凉。

归经:

功效:

清热,利湿,解毒。治泌尿系结石,慢性胃炎,慢性气管炎,小儿疳积,痈疽发背,痔疮,漆疮。①《纲目》:主痈疽发背。取叶入敷药用。②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挼敷治漆疮。③《云南中草药》:消炎止血,利湿通络。治肾、膀胱结石,慢性胃炎,发热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品1~2两)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豆种植物小叶三点金草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草本,平卧。根粗,木质,分枝多。3出复叶,托叶披针状钻形;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2~9毫米,有时达17毫米;先端圆形,具短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上面无毛,下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,叶柄长2~3毫米。总状花序顶生,或腋生,疏生6~10~18花;花梗长7~15毫米。花小,粉红色,长约5毫米;萼长4毫米;萼齿线状披针形,顶端成刺毛状,较萼筒长3倍;花冠蝶形,旗瓣圆形,先端微凹,翼瓣贴生于龙骨瓣;雄蕊10,2体;雌蕊1,花柱内弯。荚果通常4节,长12毫米,阔3毫米,有时2或3节,被短毛,腹背缝线浅牙齿状。花期5~9月。本植物的根(辫子草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烫伤;小叶三点金,研细末,麻油(茶油、菜油均可)调和涂搽患处。
2、治小儿疳积:小叶三点金50g,雪见草25g,鸡肝一具。
水炖,服汤食肝。
3、治痔疮:碎米柴100g。
煎水熏洗。

主治:

主治泌尿系结石,慢性胃炎,慢性气管炎,小儿疳积,痈疽发背,痔疮,漆疮。

附方:

①治痔疮:碎米柴二两。煎水熏洗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②治漆疮:碎米柴二两。煎水,待温洗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③治小儿疳积:小叶三点金一两,雪见草五钱,鸡肝一具。水炖,服汤食肝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④治毒蛇咬伤:鲜辫子草,捣烂外敷,同时用鲜品一至二两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 ⑤治烫伤;小叶三点金,研细末,麻油(茶油、菜油均可)调和涂搽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15~52g(鲜品50~100g)。外用,捣敷或煎水熏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