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丁香
别名:
丁子蓼、红豇豆、喇叭草(《中国药植志》),水冬瓜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水苴仔、水黄麻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水杨柳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田蓼草、红麻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,水蓬砂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水油麻、山鼠瓜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来源:
为柳叶莱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。秋季结果时采取。
药材产地:
生长于水边。分布福建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:
性苦,凉。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甘,平。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性凉,味苦涩,无毒。③《福建中草药》:微苦辛,凉。
归经:
归肝、肾、肺经
功效:
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。治水肿,淋病,痢疾,白带,痈疽,疔疮。①《中国药植志》:治红白痢疾。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利尿,消肿胀。③《泉州本草》:清热解毒,利水通淋。治水肿,血淋,痈疽,疔疮,无名肿毒。③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清热,止咳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药用部位:
为柳叶莱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。
植物形态:
一年生草本。须根多数。幼苗时平卧地上,或作倾卧状,后抽茎直立,长20~50厘米。茎有棱角,多分枝,枝带四方形,至秋茎叶皆变紫红色,全体光滑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片披针形,长4~7.5厘米,宽1~2厘米,先端渐尖,全缘,基部渐狭,叶柄长不及叶片之半。花腋生,通常1~2朵,无梗;花萼4~5裂,裂片卵形,长约2毫米,外面有细毛,宿存;花瓣与花萼裂片同数,椭圆形,长约3毫米,先端钝圆,基部狭,作短爪状,早脱;雄蕊4~5;子房下位,外面密被短细毛,4室,花柱短,柱头单一,头状。蒴果线状四方形,直立或微弯,两端截切,长15~20毫米,成熟时变成紫色;种子细小,光滑,棕黄色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~10月。
临床应用:
1、咽喉肿痛 组成:鲜水丁香37.5克 鲜马鞭草37.5克 鲜酢浆草37.5克 用法:三昧青草洗净,共捣碎调食盐少许,含入口内2~5分钟后,再将汁吐出,每日数次。2、高血压 组成:水丁香37.5克 蔡鼻草37.5克 苦瓜根37.5克 藤根18.8克 用法:水5碗煎2碗,早晚饭后各服1次,服2~4帖。
3、尿酸 组成:水丁香18.8克 丁竖杇18.8克 白龙船花头30.0克 白粗糠30.0克 红骨蔡鼻草37.5克 白石榴18.8克 王不留行18.8克 猪排骨150.0克 用法:水8碗加猪排骨炖烂,分3次服用。
4、肾炎水肿、小便不利 组成:水丁香37.5克 丁竖杇30.0克 破布子二层皮30.0克 半边莲18.8克 荔枝壳11.3克 用法:水8碗煎3碗,分3次服用。
5、肾炎水肿 组成:水丁香56.3克 鳢肠37.5克 丁竖杇37.5克 青皮乌豆37.5克 猪肝75.0克 苦茶油适量 用法:四味药清水洗净,共用苦茶油炒微黄后加水5碗,炖猪肝,分2~3次服用。
6、肾脏炎脚水肿 组成:水丁香30.0克 小本山葡萄30.0克 丁竖杇30.0克 掇鼻草22.5克 腰子草22.5克 猫须草18.8克 车前草18.8克 青壳鸭蛋2个(敲裂缝用) 用法:水8碗加青壳鸭蛋炖成3碗,分3次服。
7、胰脏发炎(腰尺发炎) 组成:鲜水丁香37.5克 鲜蚶壳草37.5克 鲜咸丰草37.5克 鲜对叶莲37.5克(又名心叶母草、鸭母草,茜草科) 青壳鸭蛋2个(或鸡蛋亦可) 用法:先将四味青草洗净,用苦茶油炒后,炖青壳鸭蛋服,早晚各服1次。
或鲜嫩心叶用苦茶油煎鸭蛋食之。
8、皮肤瘙痒 组成:水丁香37.5克 黄水茄37.5克 刺波头18.8克 山芙蓉37.5克 忍冬藤18.8克 用法:水6碗煎2碗,早晚各服1次。
或随症加减。
9、急性肾炎水肿 组成:水丁香37.5克 车前草18.8克 丁竖杇37.5克 猫须草18.8克 泽泻18.8克 茯苓11.3克 猪苓11.3克 白术11.3克 用法:水8碗煎3碗,分3次服用。
附方:
①治水肿:水丁香一两.酌加水煎,加些冰糖,饭前服,日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②治淋病:鲜水丁香二两,加水二碗,煎成九分,泡糖或蜂蜜,内服。 ③治妇女白带,头晕,肢软足酸:鲜水丁香一两半,白鸡冠花一两。加水二碗半,煎成-碗,去渣取汁,和猪小肚炖服,连服三次。忌酸辣食物。 ④治痈疽肿毒:鲜水丁香,洗净,合酸饭及盐少许,共捣烂敷患处。(②方以下出《泉州本草》) ⑤治目翳:水丁香,煎水洗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⑥治咽喉炎:鲜水丁香一两。加承煎,调糖内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 ⑦治外伤出血,蛇虫咬伤:水丁香叶捣烂敷患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