鲥鱼鳞
别名:
 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鲱科动物鲥鱼的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rura reevesii (Richardson)采收和储藏:捕后,取鳞片鲜用或焙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为回游性中上层鱼类。每年4-5月由海进入江河,6-7月份水温在28℃左右,即在干流或湖泊中繁殖产卵,卵浮性,具油球,卵径0.75mm,怀卵量150万-250万粒。受精卵在26℃水温h开始孵化。幼鱼在江湖中肥育,以浮游动物及硅藻为食,秋季返回海中生活。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及长江、钱塘江、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。
英文名称:
Seasonal shad scales, Reeves'shad scales
药材类别:
性味:
性 ,味 
归经:
入心经、肝经
功效:
敛疮;拔疔。主疔疮;烫火伤;腿疮;下疳
用量:
外用:适量,敷贴;香油熬涂或研末调敷。
药用部位:
为鲱科动物鲥鱼的鳞片,动物形态详"鲥鱼"条。
植物形态:
鲥鱼,体长椭圆形,侧扁,一般长32-65cm。头侧扁,前端钝尖,头背光滑,无线纹。吻中等长,圆钝。眼小,有脂眼睑几遮盖眼的1/2。鼻孔明显。口中大,前颌骨中间有明显缺刻,上颌骨末端伸达眼中间后方。两颌无牙。鳃孔大,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。鳃耙细密110+172。鳞片大而薄,上有细纹。纵列鳞44-47,横列鳞16-17。无侧线。腹面有大形锐利的棱鳞(16-19)+(13+14)。胸鳍、腹鳍基部有大而长形的腋鳞。背鳞17-18,起点与腹鳍相对。臀鳍18-20。胸鳍较短。腹鳍小。尾鳍深叉形。体背及头部灰黑色,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,下侧和腹部银白色。腹鳍、臀鳍灰白色,其他各鳍淡黄色。
临床应用:
1、治腿疮疼痛:鲥鱼鳞贴之。2、治烫火伤:鲥鱼鳞用香油熬,涂之。
3、治血痔挑破不止:鲥鱼鳞贴之。
主治:
主治疔疮,烫火伤,腿疮,下疳。
附方:
①治疔:鲥鱼鳞,贴疔疮上,则咬紧。然后将鱼鳞边略略揭起,用力急揭去,疔根便带出。但揭疔根时极痛无比,须先与酒饭吃饱,非醉饱即晕倒也。(《纲目拾遗》) ②治水疔,鲥鱼腮下近腹处有划水二瓣,瓣间有长鳞二瓣最佳,但难得。今人以背上大鳞代之,贴上即消。(《纲目拾遗》) ③治汤火伤:鲥鱼鳞用香油熬,涂之。(《本经逢原》) ④治腿疮疼痛:鲥鱼鳞贴之。(《纲目拾遗》) ⑤治下疳:鲥鱼鳞焙干煅研白色,敷之。(《救生苦海》白龙丹) ⑥治血痣挑破血不止:鲥鱼鳞贴之。(《纲目拾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