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龙子

别名:

四脚蛇、草龙、蜥蜴、山龙子、守宫、石蜴、泉龙、猪婆蛇、五寸棍、蜥易、易蜴、猪蛇婆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或蓝尾石龙子除去内脏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Eumeces chinensis(Gray)2.Eumeceselegans Boulenger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捕捉,处死,除内脏,置通风处干燥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海拔200-1000m的山区、平原耕作区、开阔地、住宅、路旁杂草乱石堆中捕食昆虫。2.生活于海拔600-1500m左右山间路旁杂草间。捕食昆虫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2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英文名称:

Chinese Skink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咸,性寒。有毒。

归经:

功效:

解毒消肿,镇痉祛风。用于淋巴结结核,乳癌,肺痈,癫痫,风湿皮肤发痒及疮毒。

用量:

内服:烧存性研末,1.5-3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熬膏涂;或研末调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的全体。

植物形态:

1.石龙子,头体头103-125mm,尾长144-189mm。眶上鳞第2枚显着大于第1枚;额顶鳞发达,彼此相切,有上鼻鳞;无后鼻鳞;第2列下颞鳞楔形,后颏鳞前、后2枚。耳孔前缘有2-3个瓣突,鼓膜深陷。体较粗壮,环体中段鳞22-24行;肛前具1对大鳞;尾下正中行鳞扩大。前、后肢贴体相向时不相遇,指、趾侧扁掌足冰粒鳞大、小不一。背面灰橄榄色;头部棕色;颈侧及体侧红棕色,雄性更为显着,体侧有分散的黑斑点;腹面白色。幼体背面黑灰色,有3条浅黄色纵纹向后直达尾部,随个体成长而消失或隐约可见。雄性颞部显着隆肿。2.蓝尾石龙子,头体长70-90mm,尾长130-160mm,吻端顿圆;上鼻鳞1对,左右相切,无后鼻鳞,前额鳞1对,不相切;额鼻鳞与额鳞相接,左右顶鳞为间顶鳞所隔开,颊鳞2,眶上鳞4,耳孔前缘有2-3枚锥状鳞,上唇鳞7,后颏鳞1枚,体鳞平滑,环体中段鳞26-28;肛前鳞2,股后缘有1簇大鳞,雄性肛侧各有1棱鳞。背面深黑色,有5条黄色纵纹,正中条在顶鳞分叉向前达吻部,其余分别在眼上方和眼下方向后沿体侧达尾部,在尾后端浅纵纹消失。尾部为蓝色,腹面色浅。

药物采收:

捕得后处死,割除内脏,洗净,置通风处干燥,或晒干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本经》:主五癃邪结气,破石淋,下血,利小便水道。
2.《纲目》:消水饮阴,滑窍破血。
3.《本草求原》:偏助壮火,阳事不振者宜之。
4.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九子烂疡,乳癌,肺痈,风湿,皮肤发痒及疮毒。

主治:

主治小便不利,石淋,恶疮瘰疬,臁疮,瘰疬、蛇头疔、乳癌、肺痈、风湿痛、皮肤瘙痒等。

附方:

①治小儿颓:蜥蜴一枚,烧灰,末,以酒服之。(《备急方》) ②治诸瘘不愈:蜥蜴(炙)三枚,地胆(炒)三十枚,斑蝥(炒)四十枚。为末,蜜丸小豆大。每服二丸,白汤下。(《刘涓子鬼遗方》) ③治久年不愈的臁疮,九子烂疡及一切无名肿毒:石龙子、壁虎、千脚虫、滚山珠、娱蚣虫、铧头尖蛇等分。熬膏外用,或泡桐油外搽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保健应用:

内服,炒炭存性研粉,1.5?3g;或入散用。外用适量,熬膏外涂,或研粉调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