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叶

别名:

参叶(《本草从新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人参带茎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naxginseng C. A. Mey.采收和储藏:秋季收集茎叶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主要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黑龙江、河北(雾灵山、都山)、山西、湖北。

英文名称:

Ginseng Leaf

药材类别:

枝叶/树皮类

性味:

味苦;微甘;性寒。①《纲目拾遗》:味苦微甘。②《本草再新》:味苦,性寒,无毒。

归经:

归肺、胃经。《本草再新》:入肺、胃二经。

功效:

补气,益肺,祛暑,生津。用于气虚咳嗽,暑热烦躁,津伤口渴,头目不清,四肢倦乏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:煎汤,3-10g。

药用部位:

载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叶。主产吉林、辽宁、黑龙江等地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根肥大,肉质,圆柱或纺锤形,末端多分歧,外皮淡黄色。叶为掌状复叶,具长柄;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,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,2年复叶,最多可达6片复叶;小叶5,偶有7片,小叶柄长1-3cm;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,下方2片小叶较小,长2-4cm,宽1-1.5cm,上部3小叶长4.5-15cm,宽2.2-4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绿色,沿叶脉有稀疏细刚毛,下面无毛。伞形花序单一顶生,总花梗长15-25cm,每花序有10-80多朵花,集成圆球形;花小,直径2-3mm;花萼绿色,5齿裂;花瓣5,淡黄绿色,卵形;雄蕊5,花丝甚短;子房下位,花柱2,基部合生,上部分离。果实为核果状浆果,扁球形,直径5-9mm,多数,集成头状,成熟时呈鲜红色,种子2颗,乳白色,直径4-5mm,扁平圆卵形,一侧平截。花期5-6月,果期6-9月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多捆扎成小把呈扇形或束状,全长30-50cm。茎细圆柱形或扁缩,直径3-9mm,黄褐色或紫褐色,有明显的纵沟棱。质脆易折断,断面可邮白色的髓,有时中空。掌状复叶,3-6枚轮生;总叶柄长6-13cm;小叶舒展或卷叠、皱缩,有的破碎,完整者呈椭圆形,长4-20cm,宽2.2-9cm,绿色、黄绿色或暗绿色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而下延,边缘具细锯齿,叶上表面脉上疏生直立刚毛,小叶柄长2.5-4.5cm,复叶基部的小叶较小,长2-7cm,宽1-4cm。质脆,气清香,味苦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纲目拾遗》:百草本性,大率补者多在根,叶则枝节之余气,不可以言补也。
参叶虽禀参之余气,究其力,止能行皮毛四肢,性带表散,与参力远甚,惟可施于生津润燥,益肺和肝之用。
今一概用作培补元气,起废救危,何不察之甚。
2.《药性考》:清肺,生津,止渴。
3.《纲目拾遗》:补中带表,大能生胃津,祛暑气,降虚火,利四肢头目;醉后食之,解酲。

主治:

用于外感暑邪、伤阴耗气、热病伤阴,以及内伤气阴所致的气短乏力、烦倦口渴、咽喉肿痛、声音撕哑、虚火牙痛等症。亦用于饮酒过度所致的头昏头痛、烦渴、呕吐等症。冠心病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肿瘤、艾迪生病等可辨证用之。

附方:

暂无资料。

保健应用:

入汤剂3~10g;亦可泡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