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木香

别名:

土青木香、青藤香、蛇参根、独行根、马兜铃根、兜零根、云南根、独行木香、土木香、百两金、土麝、铁扁担、痧药、木香、理木香、兜铃根、独行根云南根、野木香根、水木香根、白青木香、天仙藤根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eib.et Zucc.和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.采收和储藏:10-11月间茎叶枯萎时挖取根部,除去须根、泥土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野林绿,溪流两岸,路旁及山坡灌丛中。2. 生于山谷、沟边阴湿处或山被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山东、江西、湖北等地。2.分布于山东、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

英文名称:

Slender Dutchmanspipe Root

药材类别:

根茎类

性味:

味辛、苦;性寒;小毒。①《唐本草》:味辛苦,冷,有毒。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无毒。

归经:

入肺、胃经。①《本经逢原》:入足少阴。②《本草求真》:专入肺。

功效:

行气止痛,解毒消肿,平肝降压。。主胸胁院腹疼痛,疝气痛,肠炎,下痢腹痛,咳嗽痰喘,蛇虫咬伤,痈肿疔疮,湿疹,皮肤瘙痒,高血压病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9g;研末,1.5-2g,每日2-3次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磨汁涂。

药用部位:

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及北马兜铃的根。植物形态详"马兜铃"条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质藤本,长达1米以上。根粗壮,有香气。茎初生时直立,后攀援。叶互生,叶片三角状长圆形,基部两侧突出如耳。花单生叶腋,斜漏斗形,紫绿色,镰状弯曲。蒴果长圆形,下垂,形如小瓜,熟后裂成6瓣。四季可采,秋季为佳,挖取根,洗净晒干。夏采藤叶,秋采果,晒干。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湖南等省。生于堤岸、田野、山坡、路旁。

植物形态:

1.北马兜铃 草质藤本。叶纸质;叶柄柔弱,长2-7cm;叶片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,长3-13cm,宽3-10cm,先端短尖或钝,基部心形,两侧裂片圆形,下垂或扩展,边全缘;基出脉5-7条。总状花序有花2-8朵生于叶腋;花序梗和花序轴极短或近无;花梗长1-2cm,小苞片卵形,具长柄;花被长2-3cm,基部膨大呈球形,向上收狭呈一长管,内面具腺体状毛,管口扩大呈漏斗状;檐部一侧极短,有时边缘下翻或稍2裂,另一侧渐扩大成舌片;舌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具延伸成1-3cm线形而弯扭的尾尖,黄绿色,常具紫色纵脉和网纹;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;子房圆柱形,6棱;合蕊柱先端6裂,裂片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。朔果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3-6.5cm,先瑞圆形而微凹,6棱,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;果便下垂,随果开裂。种子三角状心形,扁平,有小疣点,具浅褐色膜质翅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2.马兜铃 草质藤本。根圆柱形。茎柔弱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l-2cm,柔弱;叶片卵状三角形、长圆状卵形或戟形,长3-6cm,基部宽1.5-3.5cm,先端钝圆或短渐尖,基部心形,两侧裂片圆形,下垂或稍扩展;基出脉5-7条,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。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;花便长l-1.5cm;小苞片三角形,易脱落;花被长3-5.5cm,基部膨大呈球形,向上收狭成一长管,管口扩大成漏斗状,黄绿色,口部有紫斑,内面有腺体状毛;檐部一侧极短,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;舌片卵状披针形,顶端钝;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;于房圆柱形,6棱;合蕊柱先端6裂,稍具乳头状凸起,裂片先端钝,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。蒴果近球形,先端圆形而微凹,具6棱,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开裂;果梗长2.5-5cm,常撕裂成6条。种子扁平,钝三角形,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药物采收:

北马兜铃:1.气候土壤:喜温暖的气候,以湿润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宜。2.整地:施足堆肥或厩肥后,将土地深翻30cm,作成宽约1m之畦。如采用育苗法,必须另设苗床。3.种植:分秋播与春播两种。秋播在9月上旬,春播宜3月下旬至4月上旬。直播与育苗均可。3.1.直播:用点播或条播法将种子播下,覆土灌水即可。3.2.育苗:在苗床上开成条沟后(沟距12-16cm),将种子播入,覆土轻压,加盖稻草,以保持土中水分。至次年4月,按行、株距30-40cm开穴定植。4.管理:当幼苗期及定植时或阳光直射厉害时,均须适当灌水,幼苗期施氮肥1次,定植后至开花期,追肥2次,并适当加施钾肥与磷肥。植株成长时即宜搭棚,以利攀援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(1)马兜铃根圆柱形或稍扁,略弯曲,长3-10cm,直径0.5-1.5cm。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,有纵皱纹及须根痕。质坚脆,折断面形成层环隐约可见,皮部淡黄色,木射线宽广,乳白色,木质部束谈黄色,呈放射状,导管孔明显。香气特异,味苦。(2)北马兜铃根与马兜铃根基本相似,唯体形较小而稍扁。以条粗、质坚实、香气浓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(1)马兜铃根木栓层为数列棕色木栓细胞。皮层散有油细胞,内含黄棕色油滴。韧皮部较宽,亦散有油细胞,长35-70μm,直径28-42μm,内含黄棕色油滴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薄壁组织发达,射线宽广;木质部导管束有两束自报的中央向外分叉放射状排列,其余导管束较短,导管直径20-105μm。本品薄壁细胞内含淀粉拉,单粒类圆形,直径3.5-14μm,脐点呈点状或裂隙状,复粒由2-4分粒组成。(2)北马兜铃根栓内层石细胞2-15个成群,长圆形或圆形。

临床应用:

1.胃痛 青木香1.5~2.0g,洗净后置于口中嚼细(或先研成粉末),用开水或酒送服;青木香30~60g,切片,用酒500ml浸泡2~3日,每服5~10ml;青木香制成3%酊剂,每服3ml。
上述制剂均在发病时顿服,或每日服3次。
共治疗2000余例患者,总有效率达95%以上。
一般服药1次可维持6~8小时药效。
2.牙痛 新采挖未久的青木香,嘱患者自行嚼碎,以碎渣置于口内患处。
共治疗14例患者,获效满意。
3.咽喉、耳、齿等急性炎症 青木香适量,用冷开水磨汁含服,适用于治疗咽喉部炎症;青木香粉适量,加甘油配成5%的混悬剂,以棉球浸透药液充填齿洞,适用于龋齿引起的急性牙髓炎;青木香粉和秤星树根粉等量混合,加冰片少许,以酒精配成5%浸剂滴耳,适用于治疗急性中耳炎。
共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患者148例,治愈113例,显效24例,无效11例。
4.牙周炎 青木香粉100g,冰片10g,共研为细末,配甘油500ml,装瓶备用。
牙痛时,先用生理盐水漱口,再用棉签浸透药液填龋洞,每日2次。
共治疗牙周炎患者24例,获效显著。
5.治肠炎,腹痛 青木香9克,槟榔4.5克,黄连1.5克。
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。
开水冲服。
6.治毒蛇咬伤 青木香30克,白芷60克。
将青木香和白芷共研成末。
每服9克,甜酒或温开水送服;另用不拘量,调敷伤口处。

主治:

用于肝胃气滞之胸胁脘腹胀痛、痧胀腹痛、痈肿疔疮、皮肤湿疮、蛇虫咬伤等。 有报道可用于高血压、慢性胃炎、消化不良、皮肤溃疡、湿疹、肠炎、痢疾,小肠疝气及咽喉、耳、齿等急性炎症,小儿麻疹后肺炎等。

附方:

①治肠炎,腹痛下痢:土青木香三钱,槟榔一钱五分,黄连一钱五分。共研细末。每次三至六分,开水冲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②治中暑腹痛:青木香根(鲜)三至五钱。捣汁,温开水送服;亦可用青木香根一至二钱,研末,温开水送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③治高血压:青木香根(鲜)二两。水煎服,红糖为引。(《江西草药》)④治毒蛇咬伤:土青木香一两,香白芷二两。共研末,每用三钱,甜酒或温开水送服;另用不拘量,调敷伤口处。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⑤治蛇咬及粪毒:肯木香、雄黄。共研末。调酒擦局部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⑥治疔肿复发:马兜铃根捣烂,用蜘蛛网裹敷。(《肘后方》)⑦治指疔:鲜青木香,切碎,同适量的蜂蜜捣烂,敷于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⑧治皮肤湿烂疮:青木香,研成细末,用麻油调搽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⑨治蜘蛛疮(单纯疱疹):土青木香,研极细末,柿漆(即柿油)调涂。(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)⑩治牙痛:青木香鲜品一块,放牙痛处咬之。(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⑾治胸闷憋气、心绞痛:青木香、苏合香、冰片、乳香、檀香各等分。方中青木香理气宽胸、止痛,为君药。(《全国中草药》冠心苏合丸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3~8g;水煎服,或外用:研末调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