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草香
别名:
排草、香排草、细梗香草、合血香、满山香[江西德兴]、排香、香草、毛柄珍珠菜、耙草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排草香的根及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isochilus carnosus (L.)Wall.[La-uandula carnosa L.]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收,切段,晒干
药材产地:
喜生于山地斜坡草丛中,茂密的林边及林下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福建等地。
英文名称:
Herb of Hairystalk Loosestrife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甘,性平。无毒。
归经:
归肺、胃、肝经。
功效:
祛风,止咳,调经。用于感冒咳嗽,气管炎,哮喘,月经不调,神经衰弱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煎当局洗浴或烧烟熏。
药用部位:
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的全草。
植物形态:
一年生草本,有香气。茎下部匍匐地面,节上生须根与分出直立的枝,高达50厘米;茎细长,呈四角或五角形,棱生狭翅,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~6厘米,宽7~17毫米,先端渐尖,全缘,基部楔形,羽状脉每侧4~5条,淡绿色,纸质;叶柄长2~6毫米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甚细,长2~3厘米;花黄色,直径约1厘米;花萼长约3毫米,下部合生,5长齿裂,内面及边缘有红色腺点密生;花冠5深裂,长约6毫米;雄蕊5,与花冠裂片对生,着生花冠基部,花丝很短,长约1毫米,花粉囊长约4毫米;雌蕊1,子房1室,近球形,直径1毫米,花柱长约5毫米。蒴果球形,直径2毫米。种子多数,细小,多角形。花期6月。果熟期秋末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根头部残茎呈四方柱形,紫褐色,多劈成二字形纵向破裂,中空有髓,工5-15cm,直径2-3cm。下商有成丛的众多细长须根,细根又分出很多毛茸状梢根,必茂成乱须状,须根长10-20,直径不及1mm,幼小者纤细如毛发。表面灰褐色或灰黑色。质柔韧,不易折断,易纵向撕裂,断面淡黄棕色。气清香,味淡。 以残茎短、须根多而长、灰轩色、气浓香者为佳。不带残茎者称“排草茸”,质量最好。
临床应用:
1.《中国药植志》:治虚弱。2.《四川中药志》:祛风湿,理气,止气痛,醒脑除烦,搽雀斑。
3.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益气补虚,祛风活血。
治虚弱,气管炎,哮喘,月经不调,感冒咳嗽。
主治:
用于感冒、咳嗽、风湿痹痛、脘腹胀痛、月经不调、疔疮、蛇咬伤。有报道用于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