砒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

砒石的作用禁忌是什么?

急性中毒症状有呕吐、淘米水样腹泻、蛋白尿、血尿、眩晕、头痛、紫绀、晕厥、昏睡、惊厥、麻痹,以至死亡。暴发型可无上述明显症状,迅即发生虚脱、惊厥、麻痹而死亡。一般认为砷与含巯基酶结合,影响酶的活性,从而严重干扰组织代谢,出现中毒,所以临床急救时皆用二巯基丙醇(BAL)解毒。

要留意砒石的化学成分

主含三氧化二砷(As2O3)。具有砷剂的基本药理和毒理作用,且能麻痹毛细血管,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,并使肝脏脂变、肝小叶中心坏死,心、肝、肾、肠充血,上皮细胞坏死,毛细血管扩张—般认为砷与含巯基酶结合,影响酶的活性,从而严重干扰组织代谢,出现中毒,所以临床急救时均用二巯基丙醇解毒。

砒石的临床应用是什么?

1.《纲目》:砒乃大热大毒之药,而砒霜之毒尤烈,鼠雀食少许即死,猫犬食鼠雀亦殆,人服至一钱许亦死,虽钩吻、射罔之力,不过如此,而宋人着《本草》,不甚言其毒,何哉?此亦古者与石之一种也。
若得酒及烧酒,则腐烂肠胃,顷刻杀人,虽绿豆、冷水亦难解矣。
此物不入汤饮,惟入丹丸。
凡痰疟及齁喘,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。
但须冷水吞之,不可饮食杯勺之物,静卧一日或一夜,亦不作吐;少物引发,即作吐也。
其燥烈纯热之性,与烧酒焰消同气。
寒疾湿痰,被其劫而怫越顿开故也。
凡头疮及诸疮见血者,不可用此,其毒入经,必致杀人。
2.《本草汇言》:砒石,祛时疟,除齁喘,化瘀肉之药也。
几时行疟疾,因暑热外受,生冷内伤,寒热不均,相因病疟,内蓄痰涎,伏于营分,故发则寒热往来,头眩胸闷,少服一厘,冷水吞下,伏涎顷消,故疟疾可止。
如齁喘之病,因肺有伏积冷涎,或触胃寒暑风湿之邪即发,或遇怒色劳伤即发,或值饥饱失度即发,少用一、二厘,温汤调服,伏涎顿开,故齁喘可除。
如化瘀肉一证,凡痈疽发背,诸溃疡证,脓血内闭不出,瘀肉坚硬不腐,以致脓溃日深,生肉日败,以砒石末数厘,和入黄蜡条内,纳入痈毒疮中,则瘀腐自化,脓血自行,但见效即去,不可多用久用也。
然大毒之性,又不可轻行妄试,如疟疾邪未汗出,表邪未清(宜清解温散),或久疟阴虚阳乏(宜大补气血),砒石不可用也;如齁喘肺热里虚,或兼阴虚劳损(宜滋养正气),砒石不可用也;如瘀肉不化,由于阳气不充,胃虚不食,痈疡见七恶而神气萎弱者,砒石不可用也。
3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疟疾,肾气。
4.《本草别说》:以冷水磨服,解热毒,治痰壅。
5.《纲目》:除齁喘,积痢,烂肉,蚀瘀腐,瘰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