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蓄
别名:
地篇蓄、篇蓄蓼、篇竹、大篇蓄片、扁竹、猪牙草、地蓼
来源:
性味:
味苦,性寒。
归经:
归膀胱经。
功效:
用量:
药用部位:
为蓼科植物篇蓄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临床应用:
方一:治疗热淋、淋浊 篇蓄30g,水煎服,每日1剂。方二:治疗尿路结石 篇蓄、金钱草各15g,水煎服。
方三:治疗尿道炎 篇蓄、海金沙藤各15g,车前草30g,水煎服。
方四:单纯性胆道蛔虫症 扁蓄500g(干品),加水照成1000ml。
1次服完,小儿酌减。
方五:治疗细菌性痢疾 篇蓄50g或鲜品250g),加水煎汁,每日服3次,4~7日为1个疗程。
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4天,17岁以下者用量根据年龄酌减。
方六:治疗阴道滴虫及外阴瘙痒 篇蓄100g,水煎去渣,乘温熏洗患处,可使用2~3次,下次加温再洗。
方七:治疗蛲虫病 篇蓄100g,水煎。
2次分服,每日1剂。
方八:治疗阴痒、湿疼 篇蓄、地肤子、苦参、黄柏各10g,水煎熏洗患处。
方九:治疗急性肠炎 篇蓄、瓜子金、地锦草各30g,水煎服。
方十: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篇蓄30g,海金沙、石榴叶各15g,水煎服。
主治:
现代研究,篇蓄有较强的利尿作用,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所含钾盐;浸剂、煎剂或乙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有降压作用;对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,对真菌亦有抑制作用;本品还有轻度收敛作用,可作创伤用药。 用于热淋、石淋、小便短赤、淋沥涩痛、皮肤湿疹、阴道及肛门湿痒、痔疮初起及蛔虫病、蛲虫病、钩虫病、湿热黄疽等。尤适于小便涩痛兼有大便秘结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