柠檬
别名:
黎檬、黎檬子、黎朦子、宜母子、里木子、梨橡干、药果、檬子、梦子、宜蒙子、宜母果、柠果、黎檬干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柠檬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itrus limonia Osbeck2.Citrus limon(L.)Burm.f.采收和储藏:一年四季开花,春、夏、秋季均能结果,以春果为主。春花果11月成熟;夏花果12-1月成熟;秋花果次年5-6月成熟。待果实呈黄绿色时,分批来摘,再用乙烯进行催熟外理,使果皮变黄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药材产地:
1.原产亚洲。现我国南部多有栽培。2.广东有栽培。
英文名称:
Lemon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酸、甘,性凉。
归经:
归胃、肺经。
功效:
果:化痰止咳,生津健胃。用于支气管炎,百日咳,食欲不振,维生素丙缺乏症,中暑烦渴。
用量:
内服:适量,绞汁饮或生食。
药用部位:
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实。
植物形态:
1.黎檬 常绿灌木,具硬刺。叶互生,叶柄短,有狭翼,顶端有节。叶片小,长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,先端短锐尖或钝,边缘有钝锯齿。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;萼5裂,杯状;花瓣5,条状长圆形,下部渐狭,外面淡紫色,内面白色;雄蕊20个以上;子房上部渐狭,8-10室,花柱大,脱落,每室有胚珠数个。柑果近圆形,先端有不发育的乳头状突起,长约4.5cm,宽约5cm,黄色至朱红色,皮薄易剥,且有粘土味,瓤囊8-10瓣,味极酸。种子3-4颗,卵形。花期春季。2.柠檬 与黎檬的主要区别为:本种果实为椭圆形。
药物采收: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不耐寒,年平均气温在15℃以上,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-2--3℃以上,当在-5℃时易遭冻害。夏季可耐40-42℃。年降雨量在950-1300mm。适宜于冬季较温暖、夏季不酷热、气温较平稳的地区生长。以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质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壤土栽培为宜。栽培技术 柠檬品种繁多,以尤力加、里斯本等品种为优;北京柠檬亦有少量栽培,仅供观赏用。用嫁接繁殖:选粗柠檬、红橘、枳等作砧木,选良种的株条作接穗。用切接、芽接等方法,培育成嫁接苗。按行株距4m×3m开穴栽种。田间管理 柠檬1年可抽生3次新梢,春消3月中旬至4月下旬;夏梢5月中旬至6月下旬;秋梢8月中旬至10月上旬,主要结果母枝是8月秋消,其次是3-4月柚发的春梢。1年开花3-4次。根据其抽新消及开花习性,施肥宜在柚梢及开花时进行,每年5-6次,以春、秋、冬肥为主,可施硫酸铵。开花时施过磷酸钙。冬季采果后,结合清洁田园进行喷2,4-D,可防落叶,遇旱季必须进行灌溉。修剪,幼树修剪,强树以疏剪、短截强枝为主,弱树以疏剪弱枝为主,间密抽稀。可在夏梢生长到30cm长时,短截1/2。成年树修剪,夏梢是主要结果母枝,以轻剪为主,要疏剪、短截相结合,一年修剪两次。冬季修剪在采果后,越早越好,最迟在春梢萌发前结束,要除去病虫枝、纤弱枝、干枯枝、衰老枝等。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流胶病,可将病部粗皮刮去,再纵切裂口数条,深达木质部,涂50%托布津或多茵灵100-200倍液。虫害有红蜘蛛等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(1)黎檬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,长约4.5cm,直径约5cm,一端有短果柄,长约3cm,另端有乳头状突起。外表面黄褐色,密布凹下油点。纵剖为两瓣者,直径3-5cm,部囊强烈收缩。横剖者,果皮外翻显白色,瓤翼8-10瓣,种子长卵形,具棱,黄白色。质硬,味酸、微苦。 (2)柠檬果实长椭圆形,长4-6.5cm,直径3-5cm。
临床应用:
1.《食物考》:浆饮渴廖,能辟暑。孕妇宜食,能安胎。
2.《粤语》:以盐腌,岁久色黑,可治伤寒痰火。
3.《岭南随笔》:治哕。
4.《纲目拾遗》:腌食,下气和胃。
主治:
主治咽痛口干,胃脘胀气,高血压,心肌梗塞,不思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