玫瑰花

别名:

徘徊花(《群芳诺》),笔头花、湖花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刺玫花(《河北药材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和重瓣玫瑰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Rosa rugosa Thunb.2.Rosa rugosa Thunb.f.plena(Regel)Byhouw-er[R.rugose Thunb.var.plena Regel]采收和储藏:5-6月盛花期前,采摘已充分膨大但未开放的花蕾。文火烘干或阴干;或采后装入纸袋,贮石灰缸内,封盖,每年梅雨期更换新石灰。

药材产地:

原产中国北部。庭院或花园中多有栽培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主产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四川、河北等地。以山东、江苏、浙江及广东最多。

英文名称:

FLOS ROSAE RUGOSAE

药材类别:

花类

性味:

味甘;微苦;温;无毒。①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味甘微苦,温,无毒。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甘辛,温。

归经:

归肝、脾经。①《本草再新》:入肝、脾二经。

功效:

理气解郁;和血调经。主肝气郁结所致胸膈满闷,脘胁胀痛,乳房作胀,月经不调,痢疾,泄泻,带下,跌打损伤痈肿

用量:

内服:温饮30-60g。

药用部位:

为蔷薇科玫瑰的干燥花蕾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小灌木,高可达2米。茎直立,丛生,分枝多,密生绒毛、腺毛及刺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5~9片,卵状椭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光亮,多皱。花单生或3~6朵聚生茎顶,花冠大,紫红花或白花,甚芳香,栽培品多为复瓣。瘦果扁球形,红色。秋开花时,采将开放的花蕾,文火迅速烘干。 我国南、北各省均有分布。野生于低山丛林中,庭院及花园中广泛栽培。

植物形态:

1.玫瑰 直立灌木,高约2m。枝干粗壮,有皮刺和刺毛,小枝密生绒毛。羽状复叶;叶柄 及叶轴上有绒毛及疏生小皮刺和刺毛;托叶大部附着于叶柄上;小叶5-9片,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2-5cm,宽1-2cm,边缘有钝锯齿,质厚,上面光亮,多皱,无毛,下面苍白色,胡柔毛及腺体,网脉显着。花单生或3-6朵聚生;花梗有绒毛和刺毛;花瓣5或多数;紫红色或白色,芳香,直径6-8cm;花柱离生,被柔毛,柱头稍突出。果扁球形,直径2-2.5cm,红色,平滑,萼片宿存。花期5-6月。果期8-9月。2.重瓣玫瑰 本变型花紫红色,重瓣,区别于上种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玫瑰是喜阳植物,对气候、土壤适应性强,耐寒、耐旱,怕涝。常先阳光充足、通风良好、地势较高燥平整的地块栽种。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。栽培技术 繁殖用分株、压条和扦插繁殖法。分株法:在3月中下旬未发芽前,将取母株周围萌蘖芽长成的新株挖出,连根带土移植。压条法:7-9月间让枝梢露出地面。待长出新根后。至10月中旬或次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植。扦插法:扦插法:在早春发芽前,剪取一年生枝条,剪成15-20cm长的插条,插入苗床中,待生根发芽后移植。大田定植时,按行株距50cm×30cm开穴栽种。田间管理 通常用饼肥、厩肥等作基肥,植株萌动时施1次人粪尿,花苞露红至采共前夕施1次人粪或硫酸铵等。入冬施1次以厩肥为主的越冬肥,肥源不足时,可酌施开花肥及越冬肥。开花后,对病枝、虫咬枝、衰老枝进行修除工作,使植株不断复壮。生长4-5年的植株,花产量逐年下降,趋于老化。此时在腊月里,进行翻挖分切重新栽种,又可更新复壮。用此法栽种后翌年无花,以后连续3年花较多。若安排多地块,逐年分栽,产量可稳定上升。入冬后将玫瑰地普遍翻一下,在近根部施越冬肥后,密情况而定。疏者多培,促进枝条萌发;反之则少培。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,通常在四季温暖多雨或多雾的地区年份发生,趱孢子终年生存,发病较重。可于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-4度石硫合剂,生长季节根据病情用25%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。虫害有黄多带天牛和蔷薇三节叶蜂。黄多带天牛为害应抓信化蛹、羽化及爬出蛹室的时期及时防治,进行根际培土、除草和更新修剪,增加抵抗力,并注意保护天敌广喙蝽、蚂蚁和蟋蟀;冬季翻动植株周围的土,可灭部分越冬蔷薇三节叶蜂虫源,8月上旬,叶蜂幼虫幼龄期可喷2.5%敌杀死2000倍液或25%天幼脲Ⅲ号1×10\-4防治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花蕾或花略呈球形、卵形或不规则团块,直径1.5-2cm。花托壶形或半球形,与花萼基部相连,花托无宿梗或有短宿梗。萼片5枚,披针形,黄绿色至棕绿色,伸展或向外反卷,其内表面(上表面)被细柔毛,显凸起的中脉。花瓣5片或重瓣,广卵圆形,多皱缩,紫红色,少数黄棕色。雄蕊多数,黄褐色,着生于花托周围。有多数花柱在花托口集成头状。体轻、质脆。香气浓郁,味微苦、涩。以花朵大、完整、瓣厚、色紫、色泽鲜、不露蕊、香气浓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萼片表面观:上表面非腺毛较密,单细胞,多弯曲,长136-680μm,壁厚,木化。下表面具多细胞腺毛,腺柄多细胞排成多列,长50-340μm,基部常有数条短小的毛状突起,腺头我细胞集成扁球形,直径64-180μm。气孔不定式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。花粉粒:极面观略呈三角形,直径25-30μm,短轴20-25μm。具3孔沟类圆形,直径4-4.6μm。表面具条状雕纹。花梗(近花托部)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排列整齐,有单细胞非腺毛及腺毛。皮层外侧为数列较小的厚壁细胞,向内为薄壁细胞,常含草酸钙簇晶。维管束外韧型,韧皮部相连在环状;木质部束的导管3-6个。髓部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月经不调:玫瑰花根6~9,水煎后冲入黄酒及红糖,早晚各服1次。
2、急慢性肠炎:玫瑰花6g,茉莉花3g,金银花9g,陈皮3g,甘草3g,绿茶9g,混匀,分3~5次,用沸水冲泡,加盖闷10~20分钟。
代茶频饮。
3、跌打损伤,吐血:玫瑰花15g,用黄酒或水煎,一日分两次服。
4、散瘀和血,止咳润肺:玫瑰花12g,冬虫夏草10g,三七粉3g,水煎服。
5、理气解郁,和胃止痛:玫瑰花6g,佛手10g,沸水冲泡,代茶饮。
6、治肝风头痛:玫瑰花6g,蚕豆花12g。
开水冲泡,代茶饮。
不拘时服。
7、治乳腺增生:玫瑰花、菊花各10g,青皮5g。
开水冲泡,代茶饮。
不拘时服。
方一:治疗肝郁吐血 玫瑰花300朵,冰糖500g。
除去心蒂,水煎取汁,去药渣,适当浓缩,加入冰糖收制成膏,每日早、晚各酌量服用。
若用于调经,可改用红糖收膏。
方二:治疗肺结核咳嗽吐血 鲜玫瑰花50g,捣汁炖冰糖服。
方三:治疗肝胃气痛 玫瑰花10g,水煎服或沸水冲服。
方四:治疗胃脘痛 玫瑰花、川楝子、制香附各10g,水煎服。
方五:治疗月经过多 玫瑰根10g,三白草根15g,猪瘦肉100g,水煮服。
方六:治疗月经不调、经前乳房胀痛 玫瑰花、月季花各9g,益母草、泽兰各15g,鲜橘叶10片,经前1周水煎服(玫瑰花、月季花后放,不要久煎),连服5~7日。
方七:治疗月经不调 玫瑰花、月季花各15g,益母草、丹参各25g,每日1剂,水煎分3 次服。
方八:治疗轻度扭伤 玫瑰花12g,白酒150ml,浸泡4小时后服,每次服3ml,日服2次。

主治:

主治胸膈满闷、胃脘痛、乳房胀痛、月经不调、赤白带下、泄泻痢疾、跌打损伤、风痹、痈肿等症。 临床尚用于肝风头痛、食管痉挛、新久风痹、痢疾、肿毒初起、美容等。

附方:

①治肝胃气痛:玫瑰花阴干,冲汤代茶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②治肝郁吐血,月汛不调:玫瑰花蕊三百朵,初开者,去心蒂;新汲水砂铫内煎取浓汁,滤去渣,再煎,白冰糖一斤收膏,早晚开水冲服。瓷瓶密收,切勿泄气。如专调经,可用红糖收膏。(《饲鹤亭集方》玫瑰膏)③治肺病咳嗽吐血:鲜玫瑰花捣汁炖冰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④治新久风痹:玫瑰花(去净蕊蒂,阴干)三钱,红花、全当归各一钱。水煎去滓,好酒和服七剂。(《百草镜》)⑤治肝风头痛:玫瑰花四至五朵,合蚕豆花三至四钱,泡开水代茶频饮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⑥治噤口痢:玫瑰花阴干煎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⑦治乳痈初起,郁症宜此:玫瑰花初开者,阴干、燥者三十朵。去心蒂,陈酒煎,食后服。(《百草镜》)⑧治乳痈:玫瑰花七朵,母丁香七粒。无灰酒煎服。(《纲目拾遗》)⑨治肿毒初起:玫瑰花去心蒂,焙为末一钱。好酒和服。(《百草镜》)⑩治肝郁胁痛、胃脘部书:玫瑰花、香附、川楝子、白芍各等分。水煎,分2次服。方中玫瑰花舒肝理气,止胸胁痛,为君药。(《全国中草药》玫瑰节瘀汤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2~6;用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