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槿花

别名:

篱障花、清明篱、白饭花、鸡肉花、猪油花、朝开暮落花、里梅花、疟子花、喇叭花、白玉花、藩篱花、打碗花、灯盏花、白面花、朝开幕落花、白槿花、桐树花、大碗花、碗盖花、扁状花、苦松花、水槿花、槿铃花、新米花、饭汤花、旱莲花、水昌花、槿树花、三七花、扦金花、木荆花、芭壁花、木红花、肉花、白木棉花、白水绵花、白棉花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biscus syriacu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选晴天早晨,花半开时采摘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原产于我国中部各地。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台湾等地,均有栽培。

英文名称:

Shrubalthea Flower, Flower of Shrubalthea

药材类别:

花类

性味:

甘苦,凉。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凉。②《滇南本草》:性微寒,味微苦,平。③《纲目》:甘,平,滑,无毒。

归经:

脾;肺;肝经.①《本草再新》:入脾、肺二经。②《本草撮要》:入手足太阴、厥阴经。

功效:

清热利湿;凉血解毒。主肠风泻血;赤白下痢;痔疮出血;肺热咳嗽;咳血;白带;疮疖痈肿;烫伤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9g,鲜者30-6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或鲜品捣烂调敷。

药用部位:

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蕾,植物形态详"木槿皮"条。

植物形态:

木槿 落叶灌木,高3-4m。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5-25mm,被星状柔毛;托叶线形,长约6mm,疏被柔毛;叶片菱形至三角状卵形,长3-10cm,宽2-4cm,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,先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具不整齐齿缺,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。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,花梗长4-14mm,被星状短绒毛;小苞片6-8,线形,长6-15mm,宽1-2mm,密被星状疏绒毛;花萼钟形,长14-20mm,密被星状短绒毛,裂片5,三角形;花钟形,淡紫色,直径5-6cm,花瓣倒卵形,长3.5-4.5cm,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;雄蕊柱长约3cm;花柱枝无毛。蒴果卵圆形,直径约12mm,密被黄色星状绒毛。种子肾形,背部被黄色长柔毛。花期7-10月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,喜光,半阴亦能生长。对气候、土壤适应性较强,耐干旱。瘠薄,山坡、平地均可栽种。以向阳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为好。栽培技术 用扦插、压条、分株繁殖等。通常用扦插繁殖:春季萌芽前剪取健壮枝条,截切15-20cm小段,直接插手田间,或在苗床上按行株距(30-40)cm×(5-8)cm,把插条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,浇水,盖草。当年幼苗长至80cm以上,于落叶后或次年春发芽前移栽定植。田间管理 扦插成活后,除草追肥1次,以后6、8、10月浅耕除草各1次,在8月中耕除草后,须施人畜粪水1次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成团或不规则形,长2-4cm,宽1-2cm,全体被毛。花萼钟形,黄绿色或黄色,先端5裂,裂片三角形,萼筒外方有苞片6-7,条形,萼筒下常带花梗,长3-7mm,花萼、苞片、花梗表面均密被细毛及星状毛;花瓣5片或重瓣,黄白色至黄棕色,基部与雄蕊合生,并密生白色长柔毛;雄蕊多数,花丝下部连合成筒状,包围花柱,柱头5分歧,伸出花丝筒外。质轻脆,气微香,味淡。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淡黄棕色。①苞片内外表面有多种毛茸,基部分布甚密。星状毛及簇生毛2-15分枝,每分枝单细胞,稍扭曲,长21-301μm,壁厚,部分星状毛中可见顶端钝圆的分枝;单细胞非腺毛,长85-278μm,壁厚,部分稍扭曲。腺毛短棒状,头部由3-6个细胞组成,长39-79μm,宽24-43μm,柄单细胞,长13-32μm,宽16-27μm。外表面以星状毛为主,内表面以非腺毛、二分枝簇生毛及腺毛为主。叶肉组织中草酸钙簇晶甚多。②花萼外表面密布星状毛和簇生毛,2-15分枝,每分枝单细胞,多扭曲,偶见顶端钝圆状分枝,长19-270μm。内表面上部边缘密布明显扭曲的非腺毛及二分枝簇生毛,形小,稍向内部则毛茸长度增加,可达750μm,基部密布细长单细胞非腺毛及长柱状腺毛,非腺毛长可达1306μm,壁薄,平直或扭曲,腺毛头部由17-26个细胞组成,长130-270μm,宽16-27μm,柄单细胞。叶肉组织中有草酸钙簇晶。③花冠内外表面具律槌状腺毛,头部由6-15个细胞组成,长80-138μm,宽32-59μm,柄单细胞,长15-27μm,宽20-40μm,基部边缘密布单细胞非腺毛及二分枝簇生毛,每分枝单细胞壁薄,长321-1730μm,宽16-30μm。叶肉组织中草酸钙簇晶可见。④花粉粒圆球形,甚大,直径108-210μm,外壁具钝头锥形刺状雕纹,长26-33μm,具散孔。⑤花药内壁细胞具条状纹理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痢疾:木槿花、冰糖各30g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2、治痔疮出血:木槿花15g,水煎服。
3、治赤白痢:木槿花15g,水煎冲蜜服。
赤痢用红花、白痢用白花,忌酸、准予。
4、治白带:木槿花、败酱草、白鸡冠花各15g,日1剂,水煎,分2次服。
5、治水肿:鲜木槿根、灯心草各30g,水煎,食前服,日服2次。
方一:治疗头癣 木槿根皮3g,白酒120ml,浸泡2~3日。
取药液搽患处,每日搽数次。
方一:治疗支气管炎咳嗽多痰 木槿花、胡枝子花、桑白皮、地胆草各10g,水煎服。
方二:治疗痢疾、肠炎 木槿花30g,水煎,调糖服;或木槿花研细粉,每次服6g,日服2次,开水送服。
方三:治疗妇女白带病 木槿花30g(或木槿根60g),水煎,冲黄酒少许服。
伴腰痛者加紫茉莉根10g,小槐花根(或葫芦茶)10g;带色黄稠加臭椿根皮(椿皮)15g,色赤加红鸡冠花15g同煎服。
方四:治疗肾炎 鲜木槿根60g,鲜灯心草30g。
水煎服。
方五:治疗皮肤疥癣 木槿皮适量,水煎洗患处。
方六:治疗支气管炎久咳、干咳 木槿花15g,加冰糖适量,水炖服。
方七:治疗痢疾、肠炎 鲜木槿花30g,鲜马齿苋60g,鲜车前草30g。
水煎服。
方八:治疔疮疖肿 木槿花(鲜)适量,甜酒少许,捣烂外敷。

主治:

用于肠风下血、赤白下痢、白带等症。现代常用于细菌性痢疾、支气管扩张等。

附方:

①治下痢噤口:红木槿花去蒂,阴干为末,先煎面饼二个,蘸末食之。(《济急仙方》)②治赤白痢:木槿花一两(小儿减半),水煎,兑白蜜三分服。赤痢用红花,白痢用白花,忌酸冷。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③治吐血、下血、赤白痢疾:木槿花九至十三朵。酌加开水和冰糖欺半小时,饭前服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④治风痰壅逆:木槿花晒干,焙研,每服一、二匙,空心沸汤下,白花尤良。(《简便单方》)⑤治反胃:千叶白槿花,阴干为末,陈米汤调送三五口;不转,再将米饮调服。(《袖珍方》槿花散)⑥治妇人白带:木槿花二钱,为末,人乳拌,饭上蒸熟食之。(《滇南本草》)⑦治疗疮疖肿:木槿花(鲜)适量,甜酒少许,捣烂外敷。(《江西草药》)⑧治疗细菌性痢疾:木槿花洗净晒干,研末备用。每次2克,小儿酌减,每隔2小时服1次,3~5天为一疗程。试治300例,症状控制者96.3%,一般服药后体温迅速下降,大便于2~3天内好转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煎汤,5~15g(鲜品30~60g);或入丸、散,1.5~3g。外用适量,捣敷或研粉调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