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膏菜

别名:

地胡椒、捕虫草、食虫草、地珍珠、落地珍珠、一粒金丹、苍蝇网、山胡椒草、石龙芽草、山胡椒、胡椒草、夏无踪、白花叶、黄金丝、滴水不干、山地皮、柔鱼草、苍蝇草、捕蝇草、珍珠草、野高梁、露珠草、无风自动草、地下明珠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或光萼茅膏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.multisepala Y.Z.Ruan[D.peltata Smith var.lunata.non Clarke]2.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.glabrata Y.Z.Ruan[D.peltata Smith var.lunata auct.non Clarke]采收和储藏:5-6月采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200-3650m的山坡潮湿地的松林下、草丛中或溪沟边。2.生于山坡、溪边草丛、灌丛和疏林下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。2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Lunate Peltate Sundew Herb, Herb of Lunate Peltate Sundew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甘,性温。有毒(一说无毒)。

归经:

入胃经、肺经、脾经

功效:

祛风活络,活血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腰肌劳损,风湿关节痛,疟疾(贴大椎穴),角膜云翳(贴太阳穴),淋巴结结核,湿疹,神经性皮炎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9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撒敷,或敷贴有关穴位。

药用部位:

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1.茅膏菜 多年生草本。直立或有时呈攀援状,高9-32cm,有紫红色汁液。鳞茎状球茎紫色,直径约6mm。基生叶密集成近一轮或最上几片着生于节间伸长的茎上;退化基生叶线状钻形,长约2mm;不退化基生叶圆形或扁圆形,花时枯凋;茎生叶互生,盾状,半月形或半圆形,长2-3mm,边缘或叶上面有多数头状腺毛,分泌粘液,形成露珠状。螺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和茎顶;苞片楔形或倒披针形,具花3-22朵;花等5-7,背面疏或密被长腺毛,边缘具长腺毛;花瓣5,楔形,白色、淡红色或红色,长于萼片并具有色纵纹;雄蕊5,长约5mm;雌蕊单一,子房上位,l室,花枝3-5。葫果长2-4mm,2-4室背开裂。种子细小,椭圆形,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。花、果期6-9月。2.光萼茅膏菜 本变种与前变种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萼背无毛,稀基部具短腺毛;花白色,花柱2-4,稀5;果片2-4,稀5。

药物采收:

1.土壤气候:喜新鲜和湿润的空气。土壤以泥炭土加切碎的泥炭藓混合配成;但不宜碱性土壤栽培。2.种植:种子繁殖,于冷室或温床内播种,撒播,不履土。出芽后用泥炭土进行分植,也可用扦插繁殖,用根扦插;切成小段,每段长1寸,平放在泥炭土中,保持温暖湿润,即生根出芽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全草纤细,长5-25cm。块茎球形,直径3-8mm;表面灰黑色,粗糙,先端可见凹点状茎痕;质轻,断面粉性,黄色至棕黄色,可见排列不规则的维管束小点。 茎圆形,直径0.5-lmm,表面棕黑色,具纵棱,多中空。叶片半月形,边缘有多数棕色的丝毛状物;叶柄细长。茎顶常具花或小蒴果。气微,味甘。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类方形,少数向外突起;外被角质层。皮层较窄,内侧为约3列厚壁细胞环带,壁木化。维管束周木型;导管壁木化,韧皮部压缩状,有单个或成束的纤维,壁厚木化,胞腔内多含棕黑色物。髓周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边形,中央多已中空。 粉末特征:灰褐色。①淀粉粒甚多,单粒椭圆形或类三角形,少数具点状脐点,直径5-33μm。②纤维碎片多见,侧壁平滑,端壁平钝,胞腔内含棕黑色物,直径6-20μm,壁木化。③具缘纹孔导管多见,梯纹、螺纹和环纹导管较少,直径13-37μm。④花瓣表皮碎片可见多数气孔。⑤花粉粒常数个相聚,表面有刺状突起,萌发孔不明显,直径30-33μm。⑥腺毛的头部和柄部均为多细胞,棕黄色,直径100-115μm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赤白久痢。
2.《分类草药性》:下气。
治跌打损伤。
3.《江苏药材志》:止血、镇痛。

主治:

主治胃痛,赤用于风湿痹痛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损伤、头痛、牙痛、痛经、小便不利、水肿等;亦可用于胃肠道及胆道疾患疼痛、术后镇痛、坐骨神经痛及烫伤。白痢,小儿疳积,跌打损伤。

附方:

①治感冒发热:鲜茅膏菜十株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②治吐血及胃气痛:滴水不干一把。煎汤服。(《江苏药材志》) ③治咽喉痛,痢疾:茅膏菜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④治刀砍斧伤:茅膏菜、白花草研粉调开水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⑤治瘰疬:鲜茅膏菜捣烂,敷患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⑥治小儿疳积:茅膏菜三至四分。水煎服。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5~15g;研末或浸酒。外用捣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