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贼

别名:

节节草、无心草、接骨叶、笔杆草、节骨草、木贼草、锉草、响草、笔管草、笔筒草、擦草、笔头草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ppochaete hiemale(L.)Borher[Equisetum hiemale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割取地上部分,洗净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于坡林下阴湿处、河岸湿地、溪边,喜阴湿的环境,有时也生于杂草地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中、西南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、新疆、青海等地。北半球温带其他地区也有。

英文名称:

Common Scouring Rush Herb, Herb of Common Scouring Rush, Herb of Dutch Rushes, Herb of Rough Horsetail, Herb of Scouring Rush

药材类别:

全草类

性味:

甘苦;平;无毒。①《嘉祜本草》:味甘微苦,无毒。②《纲目》:温。③《本草正》:味微苦微甘。

归经:

入肺、肝、胆经。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肺经。②《本草经疏》:入足厥阴、少阳二经血分。③《本草汇言》:入手、足三阳经。

功效:

疏风清热;凉血止血;明目退翳。主风热目赤;目生云翳;迎风流泪;肠风下血;痔血;血痢;妇人月水不断;脱肛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地上部分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60厘米以上。根状茎粗短,黑褐色。横生地下,节上长出密集成轮生的黑褐色根。地上茎单一或仅于基部分枝,中空,有节,有棱沟20?30条,甚粗糙。叶退化成鞘筒状,包于节间。孢子囊穗顶生,紧密,长圆形,先端尖头,无柄,袍子具弹丝。夏、秋采割地上部分,晒干。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生于河岸、田边及林下阴湿处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高50厘米以上。根茎短,黑色,匍匐,节上长出密集成轮生的黑褐色根。茎丛生,坚硬,直立不分枝,圆筒形,直径4~8毫米,有关节状节,节间中空,茎表面有20~30条纵肋棱,每棱有两列小疣状突起。叶退化成鳞片状,基部合生成筒状的鞘,鞘长6~10毫米,基部有1暗褐色的圈,上部淡灰色,先端有多数棕褐色细齿状裂片,裂片披针状锥形,先端长,锐尖,背部中央有1浅沟,裂片早落,仅在茎先端及幼茎上者不脱落。孢子囊穗生于茎顶,长圆形,长1~1.5厘米,先端具暗褐色的小尖头,由许多轮状排列的六角形盾状孢子叶构成,沿孢子叶的边缘生敖个胞子囊,孢子囊大形。孢子多数,同型,圆球形,有2条丝状弹丝,十字形着生,卷绕在孢子小,遇水即弹开,以便繁殖。孢子囊穗6~8月间抽出。

药物采收:

1.生物学特性 木贼喜潮湿,生于山坡、河岸湿地,喜直射阳光。2.栽培技术 孢子繁殖:采下孢子后立即播于土壤表面,稍覆土保持湿度。分茎繁殖:将根茎切成3-6cm长的节段,栽于土壤中,覆土4-5cm,常浇水,很易生根成活。

药物性状:

1.性状鉴定 茎长管状,平直,长20-60cm,直径2-6mm,节明显,节间长2.5-9cm,无分枝。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,有纵棱20-30条,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,有粗糙感。节处有鞘状叶。鞘筒基部和鞘齿棕黑色,中部淡黄色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空,周边有多数圆形小空腔。气微,味甘、淡、微涩,嚼之有砂粒感。2.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类圆形或略扁。表皮细胞1列,外表面角质化,有疣状突起,沟内有2列凹陷的气孔,保卫细胞表面观呈长半圆形,表面有放射纹理。表皮内方为皮层厚壁组织,呈楔形伸入皮层薄壁组织中,每棱间有一空腔,内皮层内外2列,外列呈波状环形,内列呈圆环形,均可见明显凯氏点。维管束外韧型,排列在2列内皮层之间,位于外列内皮层的波状凸起内侧,与棱角相对,维管束内侧有一束内腔。内皮层内方为髓薄壁细胞,扁缩,中央为髓腔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纲目》:木贼,与麻黄同形同性,故亦能发汗解肌,升散火郁风湿,治眼目诸血疾也。
2.《本草经疏》:木贼草,首主目疾,及退翳膜,益肝胆而明目也。
其主积块、疗肠风、止痢,及妇人月水不断、崩中赤白、痔疾出血者,皆入血益肝胆之功,肝藏血故也。
3.《本经逢原》:木贼专主眼目风热,暴翳,止泪,取发散肝肺风邪也。
4.《本草求真》:木贼,书云形质有类麻黄,升散亦颇相似,但此气不辛热,且入足少阳胆、足厥阴肝,能于二经血分驱散风热,使血上通于目,故为去翳明目要剂,初非麻黄味辛性燥,专开在卫腠理而使身汗大出也。
是以疝痛脱肛,肠风痔漏,赤痢崩带,诸血等症,审其果因风热而成者,得此则痛止肛收,肠固血止,而无不治之症矣。
至其去翳明目,功虽有类谷精,能驾甘菊,但谷精则去星障,甘菊则止调和血药,于障全不能退,此则能去翳障也。
然气血亏损,则用谷精、木贼去障,又当兼以芍药、熟地,滋补肝肾,使目得血能视。
若徒用此二味退障,则即加以当归补助,亦恐气味辛散,非其所宜。
5.《本草正义》:木贼,治疗肝胆木邪横逆诸病,能消目翳,破积滞,皆消磨有余之用也。
然则为目科要药者,固不仅取其克木,能磨擦障翳,亦含有疏风、泄化湿热、升散郁火诸义。
其治喉痹、血痢、泻血、血痔、血崩、月事淋漓、疝气等证,固皆气滞血瘀,肝郁不疏为病,疏泄窒滞,升散郁热,兼以伐肝木之横,而顺其条达之性,木贼之用,尽于此矣。
要知克削之力甚强,即治下血、血痢、血崩、血痔诸症,皆惟有余之体为宜,苟其气虚,皆当审慎,而血痢、便血、崩中及月事淋沥诸病,则气虚血不能摄者为多,尤不可不知所顾忌也。
6.《嘉佑本草》:主目疾,退翳膜。
又消积块,益肝胆,明目,疗肠风,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。
7.《纲目》:解肌,止泪,止血,去风湿,疝痛,大肠脱肛。
8.《本草正》:发汗,解肌。
治伤寒、疟疾。
去风湿,散火邪。
9.《王揪药解》:平疮疡肿硬,吐风狂痰涎。
治痈疽瘰疬,疔毒,疖肿,汗斑,粉渣,崩中亦白诸证。

主治:

主治目生云翳、目赤肿痛、迎风流泪、肠风下血、便血、崩漏、血痢、脱肛、疟疾、喉痛、痈肿、外伤出血等症。 现代临床用于急性或慢性结膜炎、角膜炎、急性泪囊炎、急性或慢性肝炎、便血和痔疮等。

附方:

①治目障昏矇多泪:木贼草(去节)一两,为末,和羊肝捣为丸,早晚各食后服二钱,白汤下。(《方脉正宗》)②治目昏多泪:木贼(去节),苍术(泔浸)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二钱,茶凋下,或蜜丸亦可。(《圣惠方》)③治风寒湿邪,欲发汗者:木贼草(去节)一两,生姜、葱白各五钱。水煎热饮,即汗。(《圣惠方》)④治肠风下血:木贼(去节,炒)一两,木馒(炒)、枳壳(制)、槐角(炒)、茯苓、荆芥各五钱。上为末,每服二钱,浓煎枣汤调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木贼散)⑤治血痢不止:木贼五钱,水煎温服。一日一服。(《圣惠方》)⑥治脱肛历年不愈:木贼不以多少,烧存性,为末,掺肛门上,按之。(《三因方》)⑦治月水不断:木贼(炒)三钱,水一盏煎七分,温服。日一服。(《圣惠方》)⑧治外伤出血,消化道出血,妇科出血及其它出血:木贼50%,黄柏20%,益母草20%,五倍子10%。分别研末,过120目筛,混匀。外用:将药粉撒布创面,用纱布压迫。内服;每次二克,每四至六小时一次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⑨治胎动不安:木贼(去节)、川芎等分。为末,每服三钱,水一盏,入金银花一钱煎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⑩治咽喉红痛:鲜木贼草捣绞汁调蜜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⑾治浮肿型脚气、皮肤病性肾炎、水肿:木贼草四钱五分,浮萍三钱,赤豆三两,红枣六枚。水煎,一日三次分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⑿治舌硬出血:木贼煎水,漱之。(《圣惠方》)⒀目昏多泪:用木贼(去节)、苍术(淘米水泡过)各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茶调下。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。⒁急喉痹塞: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,每服一钱,冷水送下,血出即安。⒂血痢不止:用木贼五钱,水煎,温服。一天服一次。⒃泻血不止:方同上,一天服二次。⒄肠痔下血:用木贼、枳壳各二两,干姜一两,大黄二钱半,一起在锅内炒黑存性,研细。每服二钱,粟米汤送下。甚效。⒅大肠脱肛:用木贼(烧存性)研为末,敷肛部,并把它托入体内。药中加龙骨亦可。⒆妇女血崩:用木贼、香附子各一两,朴硝半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三钱,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,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,连渣服下。一天服二次。脐下痛者,加乳香、没药、当归各一钱同煎。忌食生冷硬物及猪、鱼、面等。此方名雷氏木贼散。⒇月经不净:用木贼(炒)三钱,加水一碗煎至七成,温服,每天服一次。(21)胎动不安:用木贼(去节)、川芎,等分为末。每服三钱,水一碗,加金银一钱煎服。(22)小肠疝气:用木贼锉细,微炒为末。沸汤送服二钱,有效。以热酒送下亦可。(23)治目赤医翳:木贼、蝉蜕、谷精草、甘草、苍术、蛇蜕、黄芩。水煎服。方中木贼疏风热、退目翳,为君药。(《证治准绳》木贼散)(24)治肠风下血:木贼(去节,炒)30g,木馍(炒),枳壳(制)、槐角(炒)、茯苓、荆芥各15g,上为末,每服6g,浓煎枣汤调下。方中木贼疏风热,为君药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木贼散)(25)治胎动不安:木贼(去节)、川芎等分。为末、每服9g,水1盏,入金银花3g煎服。方中木贼疏风热,为君药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3~6g,可用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