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萁骨
别名:
草芒、山芒、山蕨、虱槟草、乌萁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芒仔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穿路萁。路萁子柴、鸡毛蕨、筲萁子柴、反蕨叶、蜈蚣草、硬蕨萁、狼萁草、蕨叶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、叶柄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cranopteris pedata(Houtt.)Nakai[Polypodium pedatum Houtt.;Dicranopteris dichotoma(Thunb.)Bernh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、荒坡林缘或马列尾松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和甘肃南部。
英文名称:
Dichotomy Forked Fern
药材类别:
性味:
性苦;涩;性凉
归经:
归肝、膀胱经。
功效:
化瘀止血;清热利尿;解毒消肿。主妇女血崩;跌打损伤;热淋涩痛;白带;小儿腹泻;痔瘘;目赤肿痛;外伤出血;烫火伤;毒虫咬伤
用量: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;或鲜品捣敷。
药用部位:
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或叶柄。
植物形态:
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根状茎横走,细长,褐棕色,被棕色鳞片及根。叶远生,叶柄褐棕色,无毛;叶片重复假两歧分叉,在每一交叉处均有羽片(托叶)着生,在最后一分叉处有羽片两歧着生;羽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,长20~30厘米,宽4~7厘米,先端渐尖,羽片深裂;裂片长线形,长3.5~5厘米,宽4~6毫米,先端渐尖,钝头,边缘干后稍反卷;叶下白色,与羽轴、裂片轴均被棕色鳞片;细脉2~3次叉分,每组3~4条。孢子囊群着生细脉中段,有孢子囊6~8个。
药物性状:
1.性状鉴别 叶卷缩,叶柄褐棕色,光滑,长24-56cm,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,各回分叉的腋间有1个休眠芽,密被绒毛,并有1对叶状苞片;末回羽片展开后呈披针形,长16-23.5cm,宽4-5.5cm,篦齿状羽裂,裂片条状披针形,顶端常微凹,侧脉每组有小脉3-5条;上表面黄绿色,下表面灰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 2.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①叶上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,无气孔;下表皮细胞壁平直,稍弯曲,气孔较多,不定式。②叶柄皮层细胞类圆形,壁薄。③梯纹管胞直径15-39μm。④单细胞非腺毛壁平滑,厚约5.2μm。⑤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5-8μm,层纹及脐点均不明显。⑥纤维成束,棕红或棕黄色,纹孔明显,直径约31μm,壁厚约10μm。⑦下皮细胞黄色,长方形或长多边形,壁厚5-8μm,纹孔明显。⑧内皮层细胞长方形,排列整齐。
临床应用:
1、治外伤出血:芒萁幼芽捣烂敷。2、治妇女血崩:芒萁幼芽或叶茎心(髓部),煅透研末,每次10~25g和温酒服 3、治尿道炎、小便涩痛不利:芒萁的叶柄中间白心50g。
水煎服。
4、治汤火伤:芒萁茎心烧灰研末,用桐油调敷。
5、治痔瘘:芒其叶柄烧存性,插入瘘管内,每天一次。
主治:
主治妇女血崩,跌打损伤,热淋涩痛,白带,小儿腹泻,痔瘘,目赤肿痛,外伤出血,烫火伤,毒虫咬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