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爪草
别名:
猫爪儿草、三散草、小毛茛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毛科植物毛茛的块根或全草。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.[R.zuccarinii Miq.]采收和储藏:栽种2-3年后,于秋末或早春采挖。挖回后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泥土,晒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于平原湿草地、田边荒地或山坡草丛中,在海拔1000m以上的中山山地亦可见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。
英文名称:
Root of Catclaw Buttercup
药材类别:
根茎类
性味:
甘辛;温;平。①《中药材手册》:味微甘。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味酸甘,性平,无毒。③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:味辛,性温。
归经:
归肝、肺经。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入肝、肺二经。
功效:
解毒;化痰散结。主主治瘰疬;结核;咽炎;疔疮;蛇咬伤;疟疾;偏头痛;牙痛
用量: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药用部位:
为毛茛科植物猫爪草的块根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小草本,髙5~18厘米。块根近纺锤形,数个簇生,肉质,黑褐色,形似猫爪。茎无毛或近无毛,分枝。基生叶丛生,具长柄,三出复叶或单叶三深裂,叶片长化0.5~1.7厘米,宽0.5~1.5厘米,小叶卵圆形或阔倒卵形;茎生叶互生,无柄,较小,细裂,线形。3~4月开花,花单生于茎顶,与叶对生,萼片5,绿色,长3毫米,外面有疏柔毛;花瓣5,黄色,倒卵形,长约8毫米。雄蕊和心皮多数,无毛。聚合果球形;瘦果扁卵形,细小。块根入药,秋、冬采挖,去须根,洗净晒干。分布于中南、华东各省区。生于湿草地或田边。
植物形态:
多年生小草本。幼株疏被灰白色的细柔毛,后变秃净或稍具柔毛。块根肉质,纺锤形,常数个聚集。茎高5~15厘米,具分枝;基生叶为3出复叶或3深裂,小叶片卵圆形或阔倒卵形,长0.5~1.5厘米,宽0.5~1厘米,先端3浅裂或齿裂,基部楔形,有时裂成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中央裂片较两侧者略大;具叶柄,柄长3~6厘米,基部扩大,边缘膜质;茎生叶互生,通常无柄,3裂,裂片线形,长约1.5厘米,宽约1毫米。花单生于茎端,与叶对生,直径达1.5厘米,花柄长0.5~2厘米,有短细毛:萼片5,长圆形或倒卵形,膜质,绿色,边缘淡黄色,向下反曲,外有细毛;花瓣5,阔倒卵形,黄色,无毛;雄蕊多数,花药长圆形,纵裂,花丝扁平;心皮多数,离生,丛集于膨大的花托上;柱头短小,单一。聚合果球形;瘦果扁卵形,细小,表面淡棕色,平滑,顶端有短喙。花期4~5月。果期5~6月。
药物采收:
1.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。生于丘陵、旱坡、田埂、路旁、荒地阴湿处,适应性强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宜肥沃的腐殖质壤土栽培。2.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分根繁殖。种子繁殖:于4-5月果实成熟时采种,随采随播或将种子层积贮藏到第2年春播。条播行距30cm,覆薄土。分根繁殖:春季将挖出的较小的根茎作种栽,按行株距30cm×30cm穴栽。3.
药物性状:
1.性状鉴别 块根纺锤形,多5-6个簇生,形似猫爪,长3-10mm,直径2-3mm,顶端有黄褐色残茎或茎痕。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,久存色泽变深,微有纵皱纹,并有点状须根痕和残留须根。质坚实,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,空心或实心,粉性。气微,味微甘。以色黄褐,质坚实者为佳。2.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:表皮细胞切向延长,黄棕色,有的分化为表皮毛,壁微木化。皮层为20-30列细胞,壁稍厚,有纹孔;内皮层明显。中柱小,中柱鞘为1-2列薄壁细胞;木质部、韧皮部各2束,间隔排列。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。
临床应用:
1、可治恶性淋巴瘤:猫爪草12g,蚤休15g,乌蔹莓、水红花、薏米各30g,大黄8g。水煎去渣,取汁,分两次温服。
每日1次。
2、治瘰疬:猫爪草、夏枯草各适量。
水煮去渣,取汁,再熬成青,敷贴于患处。
3、治肺结核:猫爪草30g。
水煎去渣,取汁,分两次温服。
每日1次。
4、治瘰疬:猫爪草120g。
水煎,去渣,取汁,加黄酒或江米甜酒为引,分四次温服。
第二天,将原药再煎,不加黄酒服。
两日1剂,连服4剂。
间隔3天再续服。
5、治肺癌:猫爪草、鱼腥草、仙鹤草、山海螺、蚤休各30g,天门冬20g,半夏、浙贝母各15g,葶苈子12g。
水煎,去渣,取汁分两次温服。
每日1剂。
主治:
主治淋巴结结核未溃,瘰疬,肺结核,疟疾等症。 现代临床多用于颈淋巴结炎、颈淋巴结核、肺结核及癌瘤等病变。
附方:
①治瘰疬:㈠猫爪草、夏枯草各适量。水煮,过滤取汁,再熬成膏,贴患处。㈡猫爪草四两。加水煮沸后,改用文火煎半小时,过滤取汁,加黄酒或江米甜酒(忌用白酒)为引,分四次服。第二天,用上法将原药再煎,不加黄酒服。二日一剂,连服四剂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 ②治肺结核:猫爪草二两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