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桑叶
别名:
马桑、醉鱼草、鱼尾草、扶桑、闹鱼儿、蛤蟆树、上天梯、蓝蛇风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马桑科植物马桑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iarifa nepalensis Wall.[C.sinica Maxim.]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3200m的山地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。
英文名称:
Leaf of Chinese Coriaria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辛、苦,性寒。有大毒。
归经:
归心、肺经。
功效:
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;杀虫。主痈疽肿毒;疥癣;黄水疮;烫火伤;痔疮;跌打损伤
用量: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;或研末调敷。
药用部位:
为马桑科植物马桑的叶。
植物形态:
马桑 落叶灌木,有时高达6m。枝条斜展,幼枝有棱或成四狭翅,无毛,常带紫色;老枝具圆形突起的皮孔。单叶对生;叶柄短,长1-3mm,通常紫色,基部具垫状突起物;叶片纸质至薄革质,椭圆形至宽椭圆形,长2.5-8cm,宽1.5-4cm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圆形,全缘,两面无毛或仅下面沿脉有细毛;基出3脉。总状花序侧生于前年生枝上,花单性同株;雄花序长1.5-2cm,先叶开放,序轴被腺状微柔毛,萼片及花瓣各5,雄蕊10,不育雌蕊存在;雌花序与叶同出,长4-6cm,带紫色,萼片与雄花同,花瓣肉质,龙骨状,雄蕊较短,心皮5,分离,具小疣体,柱头上部外弯,浆果状瘦果,5个,成熟时由红色变紫黑色,直径约6mm,外被肉质花瓣所包。花期3-4月,果期5-6月。
临床应用:
1.《草木便方》:治风目,痈疽,腮肿风毒,涂四肢麻木不仁。2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火伤,调香油搽涂。
3.《重庆草药》:干叶粉,可以收黄水,止痒,治痒疮,癞子。
主治:
主治痈疽肿毒,疥癣,黄水疮,烫火伤,痔疮,跌打损伤。
附方:
①治肿疡:马桑叶煎水洗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②治疥疮:马桑叶,地星秀等分为末,调油搽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③治目赤痛:马桑叶。大血藤叶,捣烂敷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④治外痔:马桑叶适量,煨水洗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 ⑤治头癣:马桑嫩叶一两,捣绒,加硫黄粉三钱,花椒粉一钱,用菜油适量调匀,搽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