蓼大青叶
别名:
染青草、蓝叶、大青叶、靛青叶、蓝靛叶、青板水辣蓼、红茎蓼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蓼蓝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tinctorium Ait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两季枝叶茂盛时采收,除去杂质,鲜用或晒干用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 野生于旷野水沟边,多为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山东等地,现东北至广东均有野生或少有种植。
英文名称:
FOLIUM POLYGONI TINCTORII
药材类别:
枝叶/树皮类
性味:
味苦,性寒。
归经:
归胃、心经。
功效:
清热解毒;凉血消斑。主温病发热;发斑发疹;吐血衄血;喉痹;热痢;黄疸;丹毒;痄腮;口疮;痈肿
用量: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15~30g;或捣汁饮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捣汗涂。
药用部位:
为蓼科植物蓼蓝的茎叶。
植物形态:
一年生草本,高50-80cm。茎圆柱形,分技或不分枝,无B毛,具明显的节;单叶互生;叶柄长5-10mm;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,淡褐色,先端截形,边缘有长睫毛;叶片卵形或卵状针形,长3-8cm,宽1.5-5.5cm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楔形,全缘,有缘毛,干后两面均蓝绿色。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排列紧密;苞片钟形,近草质,有睫毛;花小,红色,花被5裂,裂片倒卵形,淡红色;雄蕊6-8;雌蕊1,花柱不伸出,柱头3歧。瘦果椭圆状三棱形或两凸形,褐色,有光泽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或破碎,蓝绿色或蓝黑色,中脉土黄色至淡黄棕色。完整叶片椭圆形,长3-10cm,宽2-5cm,先端钝,基部渐窄,全缘,叶脉背面较突出,侧脉明显,色较浅;叶柄扁平,长约1cm,基部抱茎,具膜质托叶鞘。质脆,易碎。气微弱,味淡微苦。以身干、叶厚、色蓝绿,无枝梗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,气孔平轴式,少数不等式,有腺毛,头部多为4细胞,少数2-11细胞;柄部2细胞并列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状弯曲,气孔及腺毛较上表皮多。叶缘及中脉和侧脉附近具多列式非腺毛,壁厚,木化,具纹孔。叶肉细胞含草酸钙族晶,直径19-110μm。叶横切面:上、下表皮细胞各1列。中脉向上微突出,向下凸出,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;维管束6-8个,环状排列,维管束外围纤维束壁厚,木化。栅栏组织细胞2-3列不通过中脉。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。理化鉴别 取本品细粉约25mg,精密称定,置25ml量瓶中,加2%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约20ml,超声处理1.5h,取出,冷至室温,用2%水合氯醛的氯仿溶液稀释至刻度,摇匀,滤过。奔去初滤液,收集续滤液10ml,浓缩至约1ml,作供试品溶液,另以靛蓝氯仿溶液作对照品溶液,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苯-氯仿-丙酮(5:4:1)展开,取出,凉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蓝色斑点。品质标志 (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)1995年版规定:本品含靛蓝(C16H10N2O2)不得少于0.50%。
主治:
现代药理研究,蓼大青叶煎剂对霍乱、伤寒混合菌苗引起的发热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,另外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。
附方:
暂无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