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叶棘豆

别名:

莪大夏、打夏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采收和储藏:7-9月采集全草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0-5200m的山坡碎石地、山顶、山坡草地、河滩、湖盆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all-grass of Whorlleaf Crazyweed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苦,性凉。有小毒。

归经:

归心、肝经。

功效:

止血消炎,止泻镇痛。用于创伤出血,疮疖肿痛,肠炎腹泻;外用可消肿止痛,止血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轮叶棘豆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-15cm。茎极短缩,长约2-3cm,基部被宿存的托叶和叶柄所包。叶长4-5cm;托叶披针形,膜质,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和腺点;叶柄与叶轴疏被长柔毛和腺点;小叶多数,轮生,卵形或长圆形,长2-3cm宽约1mm,边缘内卷,两面密被短柔毛和腺点。花3-6朵排成总状花序;总花梗短于叶,密被长柔毛和腺点;苞片卵形,长约1cm,密生腺点;花萼长约1.4cm密被白色、黑色的长柔毛和腺点,萼齿长及萼管的1/4;花冠紫色,旗长约2.4cm,翼瓣长编印2cm,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,先端的喙长约2mm;子房密被绢质长柔毛。荚果镰状长圆形,长约2-3cm,宽5-7mm,被白色或与黑色混杂的长柔毛和疣状腺点。花、果期5-8月。

主治:

主治肠炎腹泻,创伤出血,疮疖肿痛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3~9g。外用,适量,捣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