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把草根

别名:

来源:

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,夏、秋采收,晒干。

性味:

味苦、甘,性平。

归经:

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

功效:

治痢疾,盗汗,丹毒。①《本草拾遗》:主赤白久痢,小儿大腹痞满,丹毒,寒热,取根、茎服,煮之。②《本草图经》:积年疳痢,频服之。③《南京民间药草》:通经,活血,拔毒。④《东北药植志》:煮汁,可止盗汗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2~5钱。

药用部位:

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,植物形态详"狼把草"条。

药物性状:

主根不甚明显,支根圆锥状而多分歧,干后为灰褐色,表面有纵纹。

临床应用:

治阑尾炎,跌打损伤:狼把草根100g,水煎服。

主治:

脾胃虚弱,湿邪伤中,久泻久利,跌打损伤,瘀滞疼痛,风湿痹症,肢节不利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6~15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