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胆草

别名:

龙胆、草龙胆、四叶胆

来源:

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.、龙胆 Gentiana scabra Bunge 、 三花龙胆 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. 的干燥根及根茎。前三种习称“龙胆”,后一种习称“坚龙胆”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洗净,干燥。

药材产地:

1.龙胆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河北、陕西、新疆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 2.条叶龙胆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 3.三花龙胆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河北。  4.滇龙胆 分布于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。

英文名称:

RADIX GENTIANAE

药材类别:

根茎类

性味:

性寒,味苦

归经:

归肝、胆、胃、膀胱经

功效:

清热燥湿,泻肝胆火。用于湿热黄疸,阴肿阴痒,带下,强中,湿疹瘙痒,目赤,耳聋,胁痛,口苦,惊风抽搐。

用量:

3~6g。

药用部位:

为龙胆科植物龙胆、条叶龙胆、三花龙胆和滇龙胆、的根和根茎。

植物形态:

1 龙胆 .多年生草本,高30-60cm。根茎短,其上丛生多数细长的根,长可达30cm。花茎单生,不分枝。叶对生;无柄龙胆;下部叶成鳞片状,基部合生,长5-10mm,中部和上部叶近革质,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.5-7cm,宽0.7-3cm,先端急尖或长渐尖,基部心形或圆形,表面暗绿色,下面色淡,边缘外卷,粗糙;叶脉3-5条。花多数,簇生枝顶和叶腋,无花梗;每花下具2个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苞片,长2-2.5cm;花萼钟形,长2.5-3cm,先端5裂,常外反或开展,不整齐;花冠筒状钟形,蓝紫色,长4-5.5cm,有时喉部具多数黄绿色斑点,花冠先端5裂,裂片卵形,褶三角形;雄蕊5,着生于花筒中部,花丝基部宽;子房狭椭圆形或披外形,长1-1.4cm,子房柄长约1cm,花柱短,柱头2裂。蒴果内藏,长圆形,有柄。种子多数,褐色,有光泽,具网纹,两端具宽翅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2.条叶龙胆 本种与龙胆不同点在于:叶厚,近革质,无柄,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基部钝,边缘微外卷。花1-2朵;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,长于或等长于萼筒;花冠裂片先端渐尖。3.三花龙胆 本种与上2种不同点在于:中上部叶近革质,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基部圆形。花3朵,稀5朵;花萼裂片狭三角形,短于萼筒;花冠裂片先端钝圆。4.滇龙胆(坚龙胆)与前3种不同点在干:无莲座叶丛,茎生叶多对,二型,下部叶2-4对,鳞片状,中上部叶片卵状长圆形、倒卵形或卵形,基部楔形,边缘略外卷。花多数,簇生枝顶呈头状,稀腋生,被包围于最上部苞叶状的叶丛中;萼裂片不整齐,2枚大,倒卵状长圆形,基部狭缩成爪;雄蕊着生于冠筒下部。种子黄褐色。 龙胆花最高不过四、五十厘米,大部份是矮小贴地丛生。一株上有许多分枝,花生于枝上顶端,成古钟形或漏斗形,有4~5个裂瓣,全缘的,也有细裂的成流海似的须。花的颜色大部份是青绿色、蓝色或淡青色,一般多为秋冬季开。龙胆花在秋冬季一片枯黄的草丛中临风开放,显得分外朴实和幽静,龙胆开花一片片一簇簇,临风摇曳,显出一种淡雅、素静的美,因而成为著名的花卉。丽江一种深蓝色的龙胆被引种到英国皇家植物园时,轰动一时,被誉为19世纪引种最有价值的观赏植物之一。

药物采收:

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段,干燥。

药物性状:

龙胆: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,长1~3cm,直径0.3~1cm;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,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,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。根圆柱形,略扭曲,长10~20cm,直径0.2~0.5cm;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,上部多有显着的横皱纹,下部较细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略平坦,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木部色较浅,呈点状环列。气微,味甚苦。 坚龙胆:表面无横皱纹,外皮膜质,易脱落,木部黄白色,易与皮部分离。

临床应用:

1.急性眼结合膜炎龙胆草15g,加水250ml,煎煮成150ml,加微量食盐,冷后洗眼,每次5~10分钟,每日3~4次。
共治94例患者,获愈85例,显效5例,无效4例。
2.带状疱疹龙胆草60g,雄黄30g,冰片10g,食醋适量。
共研细末,以食醋调匀,装瓶加盖备用。
局部消毒后,用32号1寸长医针,绕疱疹四周,针尖向病灶平刺,视其范围确定针数,每日或隔日1次;刺后于患处涂上药,每日2次。
共治110例患者,病程最长2个月,最短1周,均经他法治疗疗效不佳。
以红肿消失,疱疹结痂或脱落视为痊愈。
结果除7例未能随访,其余均获痊愈。
最多治疗10次,最少2次,2~4次愈者89例。
3.足癣龙胆草300g,丁香100g,75%酒精700ml。
将龙胆草、丁香研为细末,加入酒精中浸泡7日后,滤过备用。
用时,将药液涂搽于患处,每日早晚各1次。
共治疗75例患者,全部获愈。
4.消化不良复方龙胆酊口服,成年人每次2~4ml,每日3次,饭前服。
效果显著。

附方:

⒈龙胆泻肝汤(《医方集解》)治肝胆实火上炎证,头痛目赤,胁痛口苦,耳聋,耳肿,舌红苔黄,脉弦数有力。肝经湿热下注证。阴肿,阴痒,筋萎阴汗,小便淋浊,或妇女带下黄臭等,舌红苔黄腻。龙胆草6g,黄芩9克,栀子9克,泽泻12克,木通9克,车前子9克,当归3克,生地黄9克,柴胡6克,生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亦可用丸剂,每服6~9克,日二次,温开水送下。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,泻火除湿,为君药。  ⒉龙胆散(《太平圣惠方》)治劳黄,额上汗出,手足中热,四肢烦疼,薄暮寒热,小便自利等证。龙胆草0.6克,麦冬、甘草、柴胡、麻、犀角各1克,牡蛎30克。上7味为散,水煎,入生地黄汁0.5合,温服。方中龙胆草配伍诸药有泻肝胆实火,除下焦湿热之功。  ⒊单味研末,煎汤服,或开水送服,治肝火上冲所致的鼻衄。

保健应用:

2~6g,水煎服;外用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