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子壳

别名:

鸡卵壳(《医学入门》),混沌池、凤凰蜕(《纲目》),混沌皮(《医林纂要》),鸡子蜕(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的硬外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采收和储藏:食用鸡蛋时收集蛋壳,洗净,烘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,口种繁多,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。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、果实及昆虫等。雄鸡善啼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
英文名称:

Eggshell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淡,性平。

归经:

归胃、肾经。

功效:

收敛;制酸;壮骨;止血;明目。主胃脘痛;反胃;吐酸;小儿佝偻病;各种出血;目生翳膜;疳疮痘毒

用量:

内服:研细为散,0.5~2钱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撒或油调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壳。动物形态详"鸡肉"条。

植物形态:

家鸡,家禽。嘴短而坚,略呈圆锥状,上嘴稍弯曲。鼻孔裂状,被有鳞状瓣。眼有瞬膜。头上有肉冠,喉部两侧有肉垂,通常呈褐红色;肉冠以雄者为高大,雌者低小;肉垂亦以雄者为大。翼短;羽色雌、雄不同,雄者羽色较美,有长而鲜丽的尾羽;雌者尾羽甚短。足健壮,跗、跖及趾均被有鳞板;趾4,前3趾,后1趾,后趾短小,位略高,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,本品呈坚硬薄片,大小不等,外表面微红色或类白色,内表面纯白色。质坚而脆。气微腥,味微甘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日华子本草》:研摩障翳。
2.《本草备要》:研细,麻油调,搽痘毒。
3.《本草再新》:能消疽瘤,解毒,治气,下胎。
4.《随息居次食谱》:治小便不通,暨饮停脘痛。
外治痘疮入目,白秃,耵耳,下疳,囊痈。
5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焙燥研细末,开水服,治粘膜性胃炎,胃痛及佝偻病,肺结核,骨结核等。

主治:

主治停饮脘痛,反胃,小儿佝偻病,各种出血,眼生翳膜,头身疮疖,聘耳流脓。

附方:

①治反胃:抱出鸡卵壳为末,酒调服二钱。(《纲目》) ②治小便不通:鸡子壳、海蛤、滑石等分。为末。每服半钱,米饮下,日三。(《圣惠方》) ③治眼卒生翳膜:鸡子壳(抱子者,去膜,取白壳皮研)一分,贝齿三枚(烧灰)。上药同研令细,入瓷盒中盛,每取少许,日三、五度点之。(《圣惠方》鸡子壳散) ④治小儿头身诸疮:烧鸡卵壳,研,和猪脂敷之。(《子母秘录》) ⑤治耳疳出脓:抱出鸡卵壳,炒黄为末,油调灌之。(《杏林摘要》) ⑥治下疳:抱过鸡子壳(煅存性)、黄连、轻粉各等分。乳细,香油调搽,止痛结靥。(《疡医大全》) ⑦治头上软疖:抱出鸡卵壳,烧存性,研末,入轻粉少许,清油调敷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研细为散,2.5~10g。外用,煅存性研末撒。